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音乐课

【作者】 李惠琴

【机构】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马汕曾镜明中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改变,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就音乐教学而言,如何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音乐教师遇到的一个大挑战。为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对音乐教育作全新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正文】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至今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学生构建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果,应是我们教师探索与追求的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而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是以优美的旋律。流畅的曲调,动人的演唱,来和听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音乐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回应,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音乐这门课程的特殊性,积极探求,挖掘,课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那么我们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音乐课堂教学:

  一、选择有效的“触点”,激活课堂教学:

  写文章我们往往讲究“凤头”,组织课堂教学也应如此,一定要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思考。音乐课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影视明星,音乐小故事,音乐名言名句,作为课堂精彩的序幕。鉴赏高中教材的《古乐铿锵》内容中,学生大多都看过电影《十面埋伏》,有一段章子怡宣鼓的情节,我会将此视频画面作为本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设问画面中主奏乐器是什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同学们探讨后轻松得到“鼓”,感受到“乐”的震撼,激昂,铿锵有力,从而大大激发了欣赏本内容的的浓厚热情,为整节内容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前奏。这样的导入还有很多,总之,教师要细心构思,找到学生的精神“触点”,上好一节课,这样就不难了。

  二、新课程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自我讨论,主动参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当代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喜欢求新求异,勇于探求的一代,对一些问题,他们常常有自己个性的思考课堂就要给他们发表见解,畅所欲言提供机会,往往在讨论中,在辩解中,真理就会明晰起来。我在给学生欣赏古曲《梅花三弄》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持不同意见时,每组学生先写下自己的感受,结果有的认为皓月当空,吹箫弄月,排遣忧愁,有的同学认为是一个老人面对夕阳感悟人生、有的同学认为是海外游子身居异乡,思念亲人。尽管这些与教材中的《梅花三弄》并非完全一致,然而学生作为审美音乐的主体,充分的表现他们在体味、在感悟、在进行着“二度创作”。拓宽了他们对音乐意境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创作力。这样的学法设计看似简单,积极调动每一个人的参与性,体现每个人的重要性,在真正领略作品中还有何难,我发现让学生主动去欣赏更能发挥欣赏的作用。

  三、实施的进行点拨,指正,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理性的认真思考。人是情感动物,更是理性的思考者,年轻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认识问题容易凭自己的爱好而定,走极端,偏颇,情绪化是在所难免的,课堂上只要是他们爱听的流行歌曲,喜欢的明星,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但这些音乐人,音乐作品的思想性,积极因素他们可能就不太顾及,该学不该学的他们都学,这时,老师就要适时引导,提示他们都对这些音乐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个性差别及欣赏能力的不同,对每首曲子所选择的欣赏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欣赏的感受也不一样,不管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只要他们用心体会到的,我总会用赞许的目光激励他们,并给予正确理性的引导,以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力,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应是音乐课堂经常是关注的重点。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音乐课程教学,既不是教师个人表演,也不是学生单独演出,而应是活剥有趣的师生互动,形式多样的学习音乐知识享受音乐魅力的过程,课堂的形式应是不断变化的,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成功完成本内容的重要因素。我常用聆听,探讨,课堂表演,例如角色扮演,特长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喜欢讲述音乐故事,激励学生精神,比如钢琴诗人肖邦离开祖国时,带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朋友送给他的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在流亡国外期间,他始终关心祖国命运,关心民族起义的成败,创作了一首首表现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解放的钢琴曲。19491017日,年仅三十七岁的天才音乐家在巴黎病逝,临终时嘱咐她的姐姐,一定要把她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他生为祖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死也要闻到祖国泥土的芬芳。同学们听了这些生动的故事后,无不为这些音乐家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从而深刻认识到我们不仅要欣赏他们的作品,更要向他们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勇于为祖国、为民族、为真理、为理想而奋斗、而奉献。以上各项教学思路,都需要我们老师付出辛勤的汗水,有智慧,有创造,音乐的魅力无穷,音乐的美感无穷,只要我们能培养出学生欣赏音乐的双耳,那音乐这门课就一定是校园里学生最喜欢大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