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古诗词

【作者】 罗慈美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了趣味性的尝试,旨在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同时为新的语文教学观提供了可行性的操作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认定。
【关键词】古诗词;兴趣;语言积累;教师的任务
【正文】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就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难题,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笔者认为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哺育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今天我们仍能徜徉其中,体味它们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融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诗词教学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同时,新课程倡导的“培养语文素养”、“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思想对古诗词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诗词篇目,为学生初步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基础,教学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定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首先,由面导点,课前激趣。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秋天对于我们是不陌生的,一提到'',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又是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怎样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感受诗词就容易了许多。

  有时,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又不时地溶入了幽默和调侃的风格。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引介白居易考进士时被顾况赏识的戏说:当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得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三字时说:“长安米贵,'白居'''!”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赞叹:“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这样引介作家作品,既加深了对白居易的印象及对他的诗才的敬仰,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这种“佚事引介,以奇激趣”的方法让我轻松越过了学生厌烦古文的难关,也从此让学生对古文乐此不疲。

  其次,着力于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教学诗词时,有意识地发挥诗词所蕴涵着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为学生打好思想、文化、道德的基础。学生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教学陆游的《书愤》时,我让同学们熟悉这首诗后,就放声朗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朗朗书声在教室里回荡,语言的感染力让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诵读中,学生感受着诗句的铿锵有力,教师只要稍一串讲,这首诗的魅力便再现无疑。

  诗词所蕴涵着的深厚文化和透彻的思想,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习惯的养成,精神的提升,万事万物,皆入诗中,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照耀着千秋史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是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懂得: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抓住了其中的思想精华,学生读起来就有感情,就能荡气回肠。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蕴涵的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又给学生成长以重要的精神养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是奋斗精神的体现,它催人奋进。诗词蕴涵的思想精华的情感魅力,举不胜举。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

  最后,把握诗情画意,联想辐射,开拓想象,积累语言。

  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等手段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因而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赋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进自己的主观想象,完整地再现诗歌表现的情境,是我们赏析诗词的最好方法。

  我们都熟知陶渊明的田园风格,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曾给我们带来多少想象的空间,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创造性的极好的教材。例如霍松林先生曾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做了联想: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还在漂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凉的古道口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短短的一首词在作者的联想中灵性再现了。教学中,千万不能把灵气教丢了,要在有限的课堂中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词中物在学生的脑海里展现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否则就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往往一字千钧,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节奏鲜明,它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论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有帮助。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有关于美妙音乐的描写,启发学生联想到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联想到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的演唱,联想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听唱的描写,再联想到巴金的《家》中觉新吹箫的描写。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当读到“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时提问:“李白一生'爱月',想像明月是可以问讯、追攀和揽摘的,甚至可以解孤独、寄乡愁,请背诵李白诗中有关描写'明月'的诗句。”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吟诵:“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学得愉快,那么就能扎实地积累语言,还会培养创造意识。

  排一出好戏,上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通过以上多种多样的方法就把有形、有限的课堂,变为无形、无限的课堂,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想。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首先应热爱古诗词,教出感情,教出气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用中华文化的种子,培养学生做人的良知,这样学生从诗词中受到的感染和启迪才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

  此外,教师要不断“积淀”,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供支柱。现在,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设计教案,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知识积累是教师一生的任务,所谓“给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强调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看到影视中的吟诗,那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间的真情流露,那音韵的铿锵之声,顿然醒悟:这不进了佳境么?一个语文教师就要一身为镜,把学生引入有趣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 翟启明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2.《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 王荣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学文言文教学常识》 山东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