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活”的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 王明霞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21团第一中学
当代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在新课程理念的“启蒙”下,我们认识到课堂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交流促进彼此生命完善的场所。因此,只有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那么,怎样构建“活”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观念,把准角色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还要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示范,任重道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改变原来的单一应试教育观,树立新的多元教育观、人才观,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同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活化教材处理,找准切入点
教材处理是培养能力的依托。活化教材处理,就是要根据培养能力的需要,发掘教材中的能力训练素材并加以合理组合,营造出一种新的结构,呈现给学生,以增大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同时给学生新鲜的强烈的刺激,引发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材”,应该是“经过处理的课文”。教材处理的方法大致有:(1)变序处理法。即从与课文写作顺序不同的思路、角度来处理教材。可根据课文主旨、“文眼”,或从中间处切入,向上下文展开;或从结尾处切入,牵动上文;当然也可从开首处甚至从标题切入,带起下文。从何处切入,应根据课文特点而定,但不管用何种切入,都应起到统摄整体的作用。(2)重点处理法。即突出重要内容或段落。如分析人物形象,则从散布在全文的有关材料入手,使教学呈横向展开;如精读重要语段,则从结构、写法、内容、语言等角度深入发掘。(3)采点处理法。即提取课文中的几项要害内容来展开教学。这是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对阅读教学的启示。现代阅读理论注重对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准确的摄取和合理的加工,并以此为把握整篇阅读材料的标志。这体现了信息时代对阅读教学的要求。(4)比较处理法。即把相近、相关、相异的材料按一定的标准(比较点)加以组合,进行辨析教学。
三、活化教法,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讲课就是进行学法指导,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通常有什么样的教,就有什么样的学。比如,教师讲解时注重从不同角度提问,那学生学习时就比较注意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教师教学时比较注重小结,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注意听课内容的条理化和系统化。因此,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老师有必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我在执教文言文时,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为指导,设计了“请让我来帮助你、大家说说看、说出你的发现、我愿与你分享、天生我材必有用”几个学习板块,改变了以往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极大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他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以提升,质疑探究精神得以培养,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让我们的学生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我们的追求,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中,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