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
【作者】 薛文杨
【机构】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中学
【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界的一项重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简单的探讨。作为历史教师,要(1)构造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创新欲望。(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求异、发散思维能力。(4)反向逆推,换位创新。(5)开展研究性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成为一个时代标志。历史作为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驿站。为了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一、高中历史新教材为“创新”提供契机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合编而成为显著特色。教材在每一章开头都设计了一段引言,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各个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课文又分大小字安排,大字为必修内容,小字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的文献资料和富有新意的思考题,都是要求学生深入到历史的本质中。课文注释中,适当介绍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则是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为历史教学的创造性,构建了广阔的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历史课堂及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学得深入,学得透彻,学得灵活,逐步掌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对“创新”的错误解读
1、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缺失
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存在着思维误区,主要有:
(1)求现有答案,思维懈怠。不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能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往往要等待教师去讲解,或者去翻参考书找现成的答案。
(2)好生搬硬套,思维呆板。历史问题错综复杂,同样一个历史现象,提问不同,侧重点就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应该不同。然而,有些学生却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去思考,而一味生搬硬套,或者课文上说什么就搬什么,或者教师对这现象怎么说就怎么搬,或者其他题目怎么讲就怎么搬。
(3)爱以偏概全,思维狭隘。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历史人物之间以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历史就要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联系之中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但不少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时,常常据其某一或某几方面,就轻率得出结论。
(4)易不求甚解,思维肤浅。历史现象扑朔迷离,学习历史就要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可是,有较多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2、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标新立异”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需要创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毫无疑问,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教学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他们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比如有学生认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不符合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空中楼阁,已经失去了在中国发展的根基。学生的结论正确吗?如果学生的观点得到肯定的话,他以后会怎样看待历史问题呢?
所以,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构造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问题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就很难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相反教师如果善于唤醒学生的创造动机,驱动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兴趣,有意识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能使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创造思维中去。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鸦片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发,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同学们思考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教师在教学中如此多次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也会问口敢开,问口善开,甚至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挑战某些书本结论。又如教材中说: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同学提出疑问,到底是私有财产,还是公共财产?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会提出富于创新的问题。
当然,在信息来源丰富的今天,学生容易出现随意否定一切,或不顾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而毫无章法的胡乱质疑的偏激思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加强监控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质疑,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出讲台,学生走上讲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出他们自身的特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营造一种让学生发展自己潜能优势和赶上、超过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学生在课前主动准备,跑阅览室、图书馆多了,拓展了思维,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求异,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为什么高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对历史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感到棘手?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中缺乏大胆的创造性、求异性,总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常规性的思维框架里。求异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积极的创新性和大胆的开拓性。如讲英国工业革命,如果教师一反传统型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新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的方法教学,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才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探索求新的人。求异思维也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超乎寻常,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历史课的时候会碰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是求异思维的信息反馈。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正如列宁所言:“我们要用基本的事实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这就能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对蒙古人征服后果的认识不仅仅是破坏性,也有建设性;对戊戌变法性质的不同观点的选择及用史实来论证。有利于学生将历史条件放在多角度、多层次中审视。
4、反向逆推,换位创新
传统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那么,反之行不行呢?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主义在中国却旗帜不倒的原因又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何在?可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姓社姓资的问题。
5、开展研究性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积极开展指导学生自觉获取知识,鼓励每个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发挥创新能力。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新途径。研究性学习模式多样,可以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专题讨论课,如“拿破仑的评价”,“国共两次合作”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查找大量资料,分析研究推出新的结论,并进行有组织地讨论,使学生各抒自见。也可以是写论文比赛,拟定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限制字数、有史有论的小论文,并进行评比,使学生掌握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发掘创新能力。还可以是走出学校,实地考察,联系实际,写出感受和启发。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可使学校教育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当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不能抛开课本的基础知识而一味地追求“创新”。任何新思维、新观念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已有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因而,打好基础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对学科中最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清楚,谈何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渐进过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的同时,应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在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只有这样,才不负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培育出一批批有创造力的祖国栋梁,也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