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幼儿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杨胜洪 涂晴云

【机构】 重庆开县渠口镇明德完全小学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关键词】童真;童声;游戏
【正文】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根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探寻“童趣”

  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身边最接近、最亲近的人,但对新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教师的认同需要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组合而成。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需要有序排队开展的活动还真不少,如何做到井然有序,需要老师主动地在活动中伴随着语言的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例如,喝水拿杯子,饮水机前倒水喝,小马桶前等一等,甚至进出活动室也要有次序。这时的老师可能是个示范者,也可能是个玩伴,一般地,活动中的老师可以成为孩子堆里最聪明的一个,总是排在第一个,还会大声地告诉幼儿:宝宝们,象老师一样把小屁股贴紧到墙上。这样的排排队,少了拥挤,少了喧闹,多了有序,多了整齐,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最初的排队意识。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语言的游戏化是提高趣味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二、感受“童真”

  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语言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对激发孩子们积极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各种表达机会,特别关注形象化语言的教育。因为幼儿在各项活动中能否积极愉快地参与,有幼儿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有关,而运用儿童化语言则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一条绝佳途径。这样会使幼儿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不经意间孩子就被你所吸引、所带动,自然,幼儿有了兴趣,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在活动室的地面上,为了帮助新小班的幼儿分辨座位,增加情趣,老师会用不同颜色的长条即时贴在地面围贴成一个圈,吸引幼儿很快地找寻到自己的座位,让枯燥的认座活动变得有趣起来。有时还抓住孩子喜欢扮演奥特曼队员的特点,美其名曰:坐红线上的孩子为红队队员,坐黄线上的孩子为黄队队员,以此类推。孩子们今天是红队队员,明天是黄队队员,顷刻之间,连坐座位活动也显得活泼了许多。其实,孩子们也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熟悉周围新鲜的环境。事实证明,带有明显幼儿特征的队员称呼法,孩子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红队孩子先洗手”,“绿队孩子动作最快”,也便于老师发指令,这样的称呼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此起彼伏,从没有孩子因找错座位而显得尴尬。

  幼儿随时有着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形象的比喻,适当的夸张,有效地帮助了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聆听“童声”

  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前提。现在幼儿园的空间条件明显改善,好多小班教室都会放置在二楼、三楼。这样,势必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必须每天集体、独立上下楼梯好几个回合。因此,培养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的习惯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带幼儿到底楼操场锻炼。我站在二楼楼梯口,上下张望,左右环顾,忽然,三楼的小朋友乱作一团,原来前面的昀昀走楼梯的动作不熟练,后面的豪豪嫌她走得慢,毫无声息地猛一下冲到了昀昀的前面,随即后面的几个孩子也着急起来,一眨眼功夫三楼便拥成一团。一看这架势,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往上跑,边跑边喊:豪豪,慢慢走,别着急。但事与愿违,没叫到名字的孩子们,全然不顾面临摔倒的危险,继续往下走,忙乱中只听得班级幼儿铭铭,焦急地大声地对着随意乱走的孩子喊叫:“红脚上,兰脚下呀,你们都看不见的啊。”对啊,在幼儿园的楼梯两旁,虽然分别黏上了两色不同的脚印,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大。

  对,“红脚上,兰脚下”多么简单的指令。我一下拦住了大家的步伐,大声地学着铭铭那朗朗上口的语言,红脚上,兰脚下,一个挨着一个。简短的口令,让大家停住了脚步,关注其自己的脚步来。从此以后,每当上下楼梯前,我都会提示幼儿:红脚上,兰脚下。日长时久,孩子们也乐此不疲,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正确的走楼梯的好习惯。

  四、触摸“童心”

  一个集体,必然会有很多的生活规则,小班幼儿,也不例外。带领幼儿午睡环节,往往会使一些青年教师头痛不已,我也曾经历过,好长一段时间让我对这个环节把握不好。但现在的我,对指导这一环节自信满满,我的体会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将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游戏感觉。这样,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参与、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的情绪中去,和活动融为一体,产生最佳的效果。

  随着天气转凉,孩子们身上的衣服明显增多。小班幼儿手短,存在独立穿脱衣裤的困难,即使有两个班主任同时进班,同时帮助,但有时还会忙不过来。于是,老师在每个幼儿的小床前的地板上,贴上大大的可爱小熊头像的黏贴纸,让孩子踩在小熊头上脱鞋,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在班内开展“小山洞”,游戏。让幼儿把脱下的鞋子整齐地放进小床下的鞋柜,让小拖鞋放到小熊头上来 “上班”。终于,更多的幼儿理解,接受了游戏性的语言提示:小山洞里的拖鞋要上班了,你准备好了吗?”“你的鞋宝宝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吗?”孩子们会自觉地检查自己脱下的鞋是否整齐地摆成了一对。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细节过程中,我探寻着幼儿的生长规律,真切地感受着工作的艰辛,品尝到了真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