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给高中体育课堂注入快乐的元素
【作者】 李建伟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一中学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体育健康课程应该注入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快乐体育教学引入到高中来是有现实性的。快乐体育,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能够使学生获得深层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们应该在立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快乐体育应该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教、乐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体现“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把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快乐体育课堂要情感先行,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喜欢体育课。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我们经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说法强调了对教师的品德修养的要求,而对教师的心理素养、情感素养没有更高的要求。快乐体育要求教师要有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情感素质,能够以自身的快乐激活学生的快乐,以自身的创造激活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情感价值观、心理健康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我们说,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素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多的、生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快乐的教学思想,给课堂注入快乐。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觉地、快乐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二、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大胆创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课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主动地吸纳最新的教育理论和训练手段,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在课堂上一定要适度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学生创造空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会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在收获中学,就会培养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了“我想学”“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的快乐式体育教学目标。
三、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分层推进,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科学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尤其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好高骛远、揠苗助长,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在新课程理念教学思想中,快乐体育尤其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中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刀切”教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造成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和部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基于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和分层推进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自我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使快乐体育落到实处。
四、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保持快乐的课堂心境。体育教师要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学会分析学生课堂心理状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环境等条件,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心理规律,不断地给学生输入快乐的信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参加的活动中,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当然,体育健康课程的室内课和室外课有着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学的内容搭配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等,要强调合理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快乐情感。
总之,要让高中体育课堂快乐起来,是需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这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必须倾注热情,调动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