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作者】 侃卓吉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全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基于此目的,我们必须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贯通。
一、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这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的任务。
(二)能够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人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人的智的作用。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非智力因素跟智力因素恰恰相反,它的活动规则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数学作为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能够启蒙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四)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教师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数学家尤其是解放以来许多数学家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五)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素质教育的有利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实施素质教育,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将来参加祖国四化建设联系起来。数学内容充满了辩证法,我们要注意揭示教材的辩证关系,教学中要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从而带动教学过程活跃化、高效率化,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他们实现全面素质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出。
(一)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在新知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主动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能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求知准备,重点帮助学生明确求知的目标、要求和方法,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必要铺垫;第二,进行探索,重点是启发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探索;第三,引出结论,重点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总结,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达到主动求知的要求。
(二)让学生准确把握解题步骤,教会他们如何用程序化的方法进行解题。解题方法“程序化”就是培养学生在解题中形成一种基本技能。解题时明确考虑哪些方面,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严密性,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因此,在教学时,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说说分析、操作思路,逐步让学生形成“程序”。
(三)教会学生如何前后贯通、新旧交替,运用网络化的方法,全面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把新学的内容及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使原有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完善。所以教学时我总是让学生找出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新学的知识与相关的知识结构相互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能够学好数学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