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创新管理中学校优质发展的策略
【作者】 胡平清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教体局
现代学校要有竞争力、影响力,就一定要让学校优质发展。学校的优质发展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所学校,如果仅仅抓好了某一项工作或某一门学科,这只能说学校在某方面有特点或有优势,不能等同于学校的优质发展。学校的优质,除了教学的高质量外,还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的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体现。因此,学校的优质发展应该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能用全局的眼光,反思现行的管理,要善于创新管理机制,注重人力资源发展, 放大现有优质资源,全面重视文化发展,积极联合社会力量,从而在创新管理中让学校优质发展,努力实现在全面的基础上优质,在优质的基础上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取胜”应该是我们学校奋斗的目标与追求。
一、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抓手
学校的优质发展不是单纯地依靠物质资源,而是要依靠学校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潜力的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战略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抓手。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发展引领学校的发展。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人,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校长的责任重大,压力巨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作为一校之长,学习的步伐不能停止,要用“优质”的观念来统帅,用先进的理念来办学,做一个有认知力、引领力、创新力的校长。在工作中,要明确方向,正确摆位,找准切入点,要善于抓中心、抓主题,善于将工作的点、线、面用“优质”的主线串起来,动员和组织全校教职员工,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主动迎接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当然,我们的确面临着不少困难,但“发展才是硬道理”。当然,发展不一定要跨越式,可以稳中求进,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达到目标。
教师的发展决定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学校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的发展来持续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学校自身的发展是依靠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大化来满足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增强学校的学术意识和服务意识,铸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正是促进一个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发展重点在师德和师能。师德建设注重学、管、议、评、树五个方面,即定期学习、注重管理、展开讨论、评价客观、树立典型。师能提升重点要抓好青年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教科研队伍、班主任队伍等几支队伍建设。
二、就地取材,放大现有优质资源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巧手
学校要发展,要办出高质量,创出新水平,就必须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就地取材,找准促进本校发展的切入点,这就要放大现有优质资源,科学运作,合理使用,使之作用发挥最大化。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条件、原有基础、发展现状等各不相同,可以由不同的切入点来实现发展的重点突破。一方面短板要做强,学校的发展才会更全面,更优质。但另外一个层面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现有优质资源的最大化的应用。作为校长,要在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主动地把握和利用各种机遇、条件和资源理顺关系、建立机制,最大限度地彰显学校功能和价值。学校要认真分析本校的发展现状、传统优势、弱项不足、外部条件等,对人力资源、课程资源、财物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类型作认真梳理,经过缜密的前瞻性思考和科学论证,充分利用现有优质资源,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以此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进程。
三、构建文化,重视校园文化发展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妙手
一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要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上下功夫,把校园环境当作“隐形教育课程”来打造;注重人文化布置,按照“校园处处是文化”的要求规划校园环境;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力军的作用,发挥他们的创意与想象,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激励教育自己,“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的场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构建。学校要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思想,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所有管理者的观念中,并在制度上、行为方式上等加以落实,“人的发展是第一要素”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坚持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树立情感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加强教师活动建设,以活动融情,浓化干群关系,构建亲善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管理文化的构建,会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学校要重视学生社团与兴趣小组建设,培育社团文化,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应积极鼓励这些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和校级交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了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用优秀的班级文化影响和熏陶学生,我们开展课间跑活动,让不起眼的跑步跑出不一样的风采;我们开展唱响班歌树班魂活动,让班歌唱出精、气、神。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发挥各种组织的育人作用。
四、多方支持,积极联合外部力量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推手
学校优质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的集思广益,需要全校师生的凝心聚力,但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学校的硬件改造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援,没有资金投入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也是寸步难行。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是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争取上级各部门对学校财力的支持,这是积极联合外部力量的主要途径,对学校优质发展具有巨大助推力。
当然,资金的支持是重要的外部力量之一,但不是唯一。我们也要跳出圈子来看学校改革,看学校发展。要努力克服学校管理中的思维定势,正所谓“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所以,争取社会力量的精神支持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我校开展小区域、大党建活动,开展社区与学校共建活动,定期展开交流合作,汇报学校办学情况,征集各方意见与建议。有效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也收获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美好期望,这成为学校优质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路标,我们不断修正,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真正办出能让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