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心引领 让学生乐学语文
【作者】 陈 伟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官寨小学
【摘要】让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以享受的心态学习语文,让语文知道不断丰富起来,这是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多年的探索使我坚信:用乐学思想指导语文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用心引领;想学乐学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会凭个人兴趣选择性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乐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使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
一、善于挖掘文中的童趣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意图。教材内容大都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或者生动的童话故事。这些课文内容所描写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节都具有儿童化的特征,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例如:《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让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这些故事都是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低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倍感亲切。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童趣,通过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童话的课文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小部分内部,但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由于小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上课伊始都有一种期待心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主要有游戏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创设意境导入、图画导入等。例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这节时课时,我从课题入手,通过边播放海底鱼儿嬉戏的美丽图片,边叙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问题“你看了这么优美的画面,想对鱼儿说些什么?”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对可爱小鱼的喜爱之情。“可是,有一天海上刮起大风浪,许多小鱼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浅水洼。它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引起学生学文的好奇。随之,在教学本课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么可爱、美丽的小鱼,原本能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而现在却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即将干死的难过心情。孩子们内心的那份纯真,爱怜之情,油然而生。
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用“童趣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在课堂中穿插有趣的游戏活动。如生字教学时,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采取猜谜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棵”时,先出示一棵大树、一个苹果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字,学生一下子就看出是“棵”,然后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棵树旁放苹果,棵棵棵。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识字就轻易攻破了。
2、简笔画,让教学内容形象。儿童的认知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学词要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而借助图画理解词义是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如我在教学《画风》时,抓住“飘”、“弯”、“斜”、“转”重点词,让学生理解画风的方法。如何才能形象地记忆“飘”、“弯”、“斜”、“转”,我用简笔画了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转动的风车,在画雨丝时,我故意画成直直的,学生顿时急切地说:“老师,画错了,是斜斜的雨丝。”于是,我又画成斜雨,并板书“斜”,这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迷雾都渐渐消散了。就是利用了很简单、方便的简笔画,孩子们不但很轻松地理解了这四个动词的意思,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学得轻松。在低年级拼音教学中,除了要形象记忆外,还可以应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设计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让他们背诵,效果会好一些。例如“一扇小门n n n,两扇小门m m m,像个1字l l l”……
四、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
课堂上,低年级教师除了要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我在教学《画风》这节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做游戏的形式,出示动画效果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学生的眼睛一亮,充满惊奇。在朗读部分,我准备了声情并茂范文,先让学生听范文,然后配音朗读。在音乐魅力的感染下,学生带着丰富的表情读出了童真、童趣,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在讲授、探究“这三位小朋友怎么画风”时,我出示了“飘动的红旗”、“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动画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风藏在哪里?有了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观察出来风的藏身处,也加深理解“飘”、“弯”、“斜”、“转”重点词,找到了画风的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而我也利用了这些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放飞,从而突破“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这一教学难点。
五、生动、准确、多样的评价语言
新课程指出:教学评价应该充满激励。以往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不错”、“很好”、“你真棒”、“再试试”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用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反映变得淡漠,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生动、准确、多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亲切、生动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趣味十足,赏心悦目。能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学语文,让学生深深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