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作者】 钟声利

【机构】 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摘要】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物理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都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目标,它们都应该包括在习题讲练的内容之中。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正文】

      物理概念、规律及其应用通常是高中物理课程习题讲练的重要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物理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都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目标,它们都应该包括在习题讲练的内容之中。基本技能的练习,应该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视角来实施,而不是让学生呆板地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因为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技能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

  一、过程与方法

  “方法”通常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做法和步骤,它来源于各种个例共性的抽象。对于解题方法,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方法概述+应用举例”。即:先用准确、概括的语言介绍某种方法的意义和步骤,然后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再用相似的练习题来巩固它。学生对某一方法的建立需要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而不是来自抽象条文。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需要对该类个例的共性进行抽象得出,而不是一个问题一种方法的掌握,贵在能自觉运用,它需要通过不断渗透、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来达到,而不是灌输。方法的掌握,需要把它灵活运用于新的情景,以巩固和加深对其理解,并拓展其含义。

  二、态度、精神和习惯

  严谨和实事求是: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分析”,不是“回忆”——对待复杂的问题的态度。

  学生在遇到陌生复杂问题时常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搜索脑海中老师讲过的例题类型,看本题和哪种类型的例题吻合,套用解答这种例题的公式,或者直接用这例题的结论进行解答。——其思维方式是“回忆”。另一种是根据题目的文字叙述,把它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情景,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或数学条件,明辨题目情景所体现的物理变化特征,思考物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其思维方式是“分析”。前者是一种很有危害性的思维方式

  (二)是“具体分析”,不是“抽象分析”。

  “具体问题抽象分析”,就是抽象地记住某一规律的笼统结论,把它作为问题的答案。其特点是没有考虑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没有从题目的具体条件入手进行符合本题题意的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问题的具体情景入手,分析本题所描述的具体状态和过程,分析本题有关状态、过程中的具体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和选择本题所适用的具体物理规律和数学手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学生应具有的一种思维品质。让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是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正确审题

  审题的含义: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辨析出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或具体要求的过程。

  审题的基本要领是转化:把题目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物理情景;把情景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或要求);把物理条件(或要求)转化为数学条件(或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不同教学阶段习题讲练的目的无序、重复、杂乱,这是当前习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把新课、阶段性复习、高考复习等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都定位在“理解知识、熟练各种试题类型”这单一目的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

  把新课、阶段性复习、高考复习等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学,都定位在“高考水平”这个层次上,新课教学的练习题“一步到位”,各个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任务实际上在循环重复,依靠多次重复达到“会”的目的。

  目的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不少老师反思:高考前两个月做的都是无用功,反映了习题教学目的无序所带来的后果。

  (二)关于新课的习题教学要求的设计

  新课后的练习,其目的应侧重于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以突出本课内容为主,应避免不适当的综合,避免对高考要求的“一步到位”。这是因为:正确理解是灵活运用、综合运用、深化拓展的基础。达到高考的应试水平,需要各方面的积累,不可能立即到位。

  巩固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述、转化和具体应用,达到巩固、活化、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检测

  发现学习和教学中的缺陷(包括知识和其他学习素质的缺陷),实现对学习和教学的反馈。

  建构

  通过解答一系列有序的问题,从各方面全面理解某一知识,完善对知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解读教科书的目的。

  要实现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的工作,其练习题必须按照知识结构的线索进行设计和编排,而不能东一枪西一炮。

  (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主题为线索,而不是以题型为线索)

  四、习题教学的活动方式

  (一)例题讲解

  教师通过讲授和板书,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并根据需要,对例题进行变通或拓展,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概括和迁移应用。

  (二)课堂练习

  学生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作针对性的适时讲评,达到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师生现场反馈的目的。

  (三)进行实验

  对例题的结论用实验进行验证,或者对物理实验所提供的真实信息做出分析。从感性上理解例题中的相关物理过程,在分析实验数据中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习题训练之所以长期以来在各地都普遍重视,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巩固知识、检测成果、领悟方法、增强能力。

  但是,由于对习题训练缺乏深入研究,很多地方已把它演变成了一种“题海”,训练盲目、杂乱、过量、单调和简单重复。

  如何把习题训练的盲目变为目标明确,把杂乱变为目的有序,把过量变为份量适度,把单调变为形式多样,把简单重复变为针对性强,这是习题教学研究的一个极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