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生物
【作者】 程正朋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博湖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理念上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作为中心环节,重体验、重过程、重发展,引导创新与实践。高中新课标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此,就如何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生物,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首先必须抓住生物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一)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线。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一个模块分子与细胞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二)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例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物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网络。
(三)突出重点,纵横结合,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各学科间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遗传病概率的计算中,就用到了数学知识。根的向地性是由于受重力的影响,运用的是物理知识。蛋白质、核酸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以及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核酸的鉴定等利用的是化学知识。
二、渗透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科学理论是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模块一中细胞学说、基因理论;模块二中遗传定律、自然选择学说;模块三中生态平衡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一)注意生物基本概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生态平衡理论时,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生物圈等概念的掌握。基因、染色体、性状、杂交、自交、测交、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是我们了解遗传定律必不可少的。
(二)合理地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头发、皮肤都是白色的?为什么接种乙肝疫苗就能预防乙肝?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人类要保护环境?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正确地认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准确地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界越来越接近真实。例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补充了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二者又是互相支持的,都认为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四)有效地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在生物学高考题目中逐渐渗透了新课程理念,题型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明确其中涉及的科学理论,学会区分概念之间的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是答案完整而明确。
三、努力体现生物学的实验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认识生物现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设计生物探究实验时,考虑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进行“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时,根据教材设计了一份实验报告式的思考题,让学生边看书,边观察、解剖种子,边完成思考题;遇到困难,先组内讨论,合作解决。我在巡视中发现,这种做法很管用,争论热烈,而且学生很有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我再对其中存在的少量共性问题,如误把“培根”当“胚芽”等,让他们通过自己纠错得出结论。
四、密切关注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既是生物学科的特色,也是《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发酵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池娥;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岳秀娥;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高明;在新理念下实施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陈雅馥;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朱秀兰;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