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作者】 王丽琴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第一小学

【摘要】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只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与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活”了起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值得尝试。教材要用活,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尊重呵护孩子的灵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课堂生活化;教学活动;兴趣
【正文】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于是就有人认为:“热闹的课就是好课。”一些教师就在表面上大做文章,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形式新颖,热热闹闹,课上学生非常愉快。可热闹、愉快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那些值得回味的东西?仔细想一想,学生该学的知识,该发展的能力鲜有落实。

  课堂开放了,学生活跃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但一味得追求表面上活跃是不可取的。当然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教师讲,学生听,以掌握知识为基本特征,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固不可取,但课堂教学应当兼顾教学质量、效率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双重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应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即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锻炼,逐步形成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所以片面追求“活”是毫无意义的,而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动而不乱,“活”而不散,收放适当,要“活”而实,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当从以下几面着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一、教材要用活

  (一)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小学阶段的课文,每一篇都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组词造句,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精神,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执教《曹植称象》时可以这样设计:还有比他更好的办法吗?如《挑山工》中有一句话:“我点点着头,感到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教师可问学生:山民的话包蕴着什么样的哲理?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启蒙教育的课文,如《骆驼和羊》体现实践的观点,《画杨桃》体现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实现教材和生活的沟通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果脱离了生活,语文学习会因为抽象和理性而枯燥无味,而与儿童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堂生活化主要体现在:课前向生活开放。教材内容源自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如果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内容,有感性了解,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来说有利于对文本的学习;课中再现生活。课堂学习应当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新课标强调: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于环境的创造,再现与之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如《采莲》时,教师可放《采莲曲》音乐,将教室布置一番花塘景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后向生活延伸。课堂上再现生活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究是不断深化的,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新的学习将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师课后的延伸,如影视欣赏,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内容来选择延伸的内容。

  二、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我国古人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们都无疑阐述了质疑的重要性,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生疑是思维活动开始,质疑是思维活动深入,释疑是质疑活动的归宿。

  ()注重设疑的时机

  设疑是生疑的有效方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设疑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提出以下疑问:谁发出了呼声?发出了什麽呼声?为什麽发出呼声?向谁发出呼声?这一系列的疑问,学生急于去解决,学习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效果很好。教师在设疑过程中要注意:首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其次,教师在设疑时所设内容要巧,设在关键处,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疑,但不应盲目设疑,要注重质和量;再次,设疑形式要新,开头设疑能引人入胜,中间设疑能波澜起伏,结尾设疑余味无穷;另外设疑的时机要准。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指出:教学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人的注意力是有周期性的强弱变化,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并结合所讲内容,巧设疑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质疑奠定基础。

  ()强化质疑的质量

  首先教师要放权于生,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课堂单边活动向双边活动转变;其次倡导学生先思后问。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有所问并有所得,那种未经思考,动辄就问的不良习惯应予以改正,另外对于那些不善发问,羞于发问,不懂装懂的情况,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善于发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再次,加强质疑方法的指导。针对疑点的内容从思考方法上进行指导:引导分析、综合指导、启发联想。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疑点的所在并简单提示。教师授之以法,才能使生终生受益。例如我在教《鸟情》时在课堂升华这一环节一个学生提出课文写的是“我”和喜鹊的情怀,课文题目为什麽不叫《鹊情》?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对这名同学的精彩提问喝彩并倡导同学们要善于思考问题。我叫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我给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提示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分析汇报,最后总结出“人和动物”之情,人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济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年版

  [2]宋兆兴李兴杜语文课堂质疑的艺术校长参考,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