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说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柴淑梅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澽水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会逐步形成,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创造思维
【正文】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把一堂课上好了,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能举一反三。如果一堂课上不理想,课后再花时间来“炒冷饭”,那“味道”也就不同了。因此,如何用好40分钟,让学生学的轻松?这已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老师的一句话,一次竖起的大拇指,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被同学笑话。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部分同学回答问题,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例如,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个圆的直径是6cm,求它的面积,由于题目较简单,我叫了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上来板演。她列式为:3.14×62,刚写出算式,下面的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来订正。甚至还听到这样的声音:“真笨!”这位女生更是涨红了脸。为了给这位女生争得面子,我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转向那位女生说:“你只是错了一点,求面积时要先知道什么呢。”我边说还边把图中的直径再画了一次,经过提醒,这个女生马上改正了过来很快算出了结果,我告诉学生,这个同学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还不快点感谢她啊,全班同学会意得给她鼓掌,经这样解释后,这位同学很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由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会到敢于发言、敢于表现都是光荣的,这样,同学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学习的有效性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是决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出示一个圆锥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有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经过思考后,有的说变成正方体、长方体,也有的说变成圆柱体,也有人说出了用排水法来计算。在肯定了学生各种有效的方法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求出老师旁边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这时,学生感到刚才的体积变形和放入水中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从而感悟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有自己的体积公式,再引导思考:有没有一个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领悟,这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建立了数学情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大胆创设,更新案例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但教材的使用需要教师去实践、去丰富、变传统的填鸭式为灵活处理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自主的驾驭教材,在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上,灵活加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材料。

  四、捕捉“资源”,引导创新

  一个几十人的班级,由于智力的不同,每个人处于不同的思维水平,那么每个人就都有自己不同的“数学现实”。他们都有“再创造”的能力,而有意义的指导则意味着教的“强迫性”和学的“自由性”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对于学生各种独特的想法,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这里所说的“独特的想法”多是指老师所不曾想到的,它也许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都是课堂生成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创新。例如,在推导圆柱的侧面积时,有个学生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沿着高剪开,而是斜着剪开。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把侧面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的面积,这就是“资源”,如果教师固守原先预设的“方案”——一定要沿着高剪开,而忽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这一“资源”,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这样想也可以”就请另一位说出你想要的答案,这将极大扼杀了这位学生的这一创新意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种“扼杀”。这里教师不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赞赏,还应组织学生对这样的“资源”加以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创新,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和喜悦,获得再创造的信心。

  五、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都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特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总之,数学教学广阔而美丽的天空,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