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略论新课标下高中生物三维目标的达成

【作者】 陆 化

【机构】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是现代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达成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达成
【正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制定了三维的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在科学教育本质认识上的一种飞跃。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新界定,而三维课程目标结构正是科学素养的全面解析和具体化,如何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成为摆在教学实践中的紧迫任务。

  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注重三维目标意义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反思我国的教育,长期存在着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唯一目标,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定技能以求得评价学生绝对量化的结果——分数,这必然带来教育的诸多缺憾,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

  众所周知,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体验和感悟也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而且体验、感悟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可能是挫折、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都与学生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必然要求。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是教学的权威者。正如韩愈老夫子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中,老师将知识像流水一样传递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教师是教学流程的控制者、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制定者,学生的主体性不复存在,灌输、接受式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成为一潭死水,而教师却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

  2.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忽视了探究的实质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语文等其他课程也经常用到,课改中也大力提倡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于是,一些老师便蜂拥而上,把探究性学习推而广之,凡事必究,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口号化、普适化、表面化三大问题。有的把探究性学习当作教育观念更新的牌子,有的把探究性学习“泛化”、“神化”等等,这种对探究性学习片面的理解而忽视了探究的实质性,常常是劳而无获。

  3.追求活动的外在性,忽视了活动的体验性和思维性。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活动性,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活动性的特点在“动”,即要求学生主动参加,亲自获得直接经验。但只注重活动的外在性,而不注重学生内在的感受和引发学生的思考,那活动的意义又何在,新课程提倡的是外在的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性,是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亲自体验活动过程,有活动没有体验、有活动,没有思维,那活动本身的价值就会无法体现。

  三、在课堂教学中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探索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这三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维度而单独成立,它们应该是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这向传统的生物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因此,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笔者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合作学习、竞争学习与个人学习的关系

  笔者在生物教学中一直贯彻如下原则:一是在班级中培养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良好班风;二是及时掌握学生个人学习的进展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出确切可行的合作学习要求和任务;三是组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弱势组;四是尽量发挥小组长们的潜力,教会小组长们正确处理好知识、实验、人际等方面的问题。五是乐于倾听学生的想法,观察学生活动表现,适时地设置新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即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好引领者的作用。

  2.正确处理自主探究学习与指导接受学习的关系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学习应体现只给方向、提示、素材、方法或范例等,不能要求学生必须“怎样去做”,要让学生多想多问多讨论,多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要掌握好各个探究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和侧重点,当然有些探究活动有几个侧重点,因此,一项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是要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之间的关系。而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的开展,正是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3.正确处理好问题情景的设计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关系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强调情景化教学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问题情景化设计的一般原则是:问题情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否具有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情景与学生学习心理的关系是否和谐。

  问题情景化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是有意义的,在情景化的学习中,学生所积累的过程经历、理智和情感体验、知识和方法是活生生的可应用的,而这正是三维教学目标所要求的。

  从教学实践来看,以上这三对关系并不是彼此独立,毫无联系的。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在理论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们拆开,但在教学实践层面必须使它们三位一体。因此,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不是要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分别加以落实,而是要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作为整体来完成。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三维目标的实现不可能在一节课或一周课就能实现,它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获得的。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