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些体会
【作者】 徐 璟
【机构】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中学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仔细推敲和把握演示实验成功的契点,让实验一举成功”、“试用新奇的实验替代书本上的实验,更具悬念效果”、“力争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创设动手机会,激发学习热情”、“挖掘‘学生资源’集思广益。攻克实验难题,升华学习兴趣”四个方面对在新课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做了详实的独到的阐述。【关键词】物理;实验;兴趣;探索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若在教学中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认真对待、草草了事,也会让实验变得索然无味,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现就我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对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探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体会。
一、仔细推敲和把握演示实验成功的契点,让实验一举成功
演示实验多是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即将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它的特点是引人人胜、发人深思,若要达到上述目的,就一定要确保演示实验一举成功,这就要认真做好演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选择好实验器材、熟悉仪器装置的构造、原理和性能,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实验的技能、技巧,并做好实验的预演练习。有一个很简单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覆杯实验,有很多教师不能一次成功。记得一次新教师展示课上,教师在做该实验时,先用一烧杯注满水,然后用一硬纸板盖在上面,用手掌用力向下压硬纸板后翻过来,结果硬纸板在手掌压力下出现皱褶而使杯口漏气,失败。他一连做了几次,每次都更加用力,越用力就越不成,最后好不容易才成功了。其实该实验在操作时首先应选取一个集气瓶或普通玻璃杯,要保证让它的口径是圆的(而不是象烧杯有豁口),其次要注满水(杯口以上的水面呈凸起状),再次要选一张亮光的硬纸片(注意不要选太硬的纸壳,这样既不易被水浸湿又容易与水紧密接触),最后可轻轻把纸片放上去,然后用手指轻轻把杯口处压实、再用手掌托住倒过来,即可成功。实验时只要我们细心、多练几遍,一定会找到实验成功的契点的,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二、试用新奇的实验替代书本上的实验,更具悬念效果
初中物理课本上有些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上都已经做过了,有些学生都已经知道实验结果,所以用这样的实验来引发悬念效果就不突出了。若用一些新奇的学生不常见的实验来替代它,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证明大气压强存在时我用“易拉罐”实验替代了覆杯实验,即将空易拉罐装入少许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产生大量蒸气,将罐内空气排除,然后将罐移离酒精灯,迅速用橡皮泥将罐口封住。过一会儿就会看到易拉罐被“压”瘪了,而且瘪下去的同时还发出“痛苦的呻吟声”。然后及时配以问题:“是什么力量这么大,把“金属”易拉罐都压瘪了呢?”这样不但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而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很大。从而产生浓厚的迫切想知道的愿望。
三、力争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创设动手机会,激发学习热情
演示实验具有准确性高、省时、高效等优点,但由于一些演示实验可见度较小、后边的学生根本看不到或看不清,而不愿观看,从而掉队。因此若是能够创造机会将其变成分组探究实验,使学生全体参与、自己动手去获取知识、探索答案,则会更好的激发其兴趣,消除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使其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而更加乐于参与到探究中来。如在讲述“磁生电”时,由于实验器材短缺,以往只是用方形线圈和一个大蹄型磁铁做一个演示实验,但后边学生根本看不到瞬间电流的产生。于是我尝试着选取用小电动机上的小蹄型磁体提供磁场,电磁铁中的口铜丝做运动的导线(用单根即可),而为了增大电流的可见性,最好用灵敏电流计,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在快速移动导线时产生的瞬间感应电流,使学生获得“磁确实能生电”的切身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物理的热情。
四、挖掘“学生资源“集思广益,攻克实验难题,升华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更注重”SIS“教育思想的渗透,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更要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身边人手。而在把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室的仪器配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发动学生充分利用身边一些废旧的东西来做实验器材,而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多乐趣和成功。我在带领学生做电学实验时由于实验器材配备不足,电池组无法固定,学生做实验时把两节或三节电池串联起来后由一个人负责把着,接导线的电池两端稍一移动,整个电路就断开,测量数据全无,得重测,特别耽误实验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启发学生们想办法,多数学生用胶带将两节电池粘在一起,但这样易使两节电池中间接触不良,而接线时不得不压紧两电池,不然就会出现断路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个学生利用废旧本夹“夹”,两边调好位置(两节电池间距)各开一个小竖口,卡上两片白铁片(两电极),把两节五号小电池顺次卡于其中,再接上导线就制成了一个很好的“简易电池固定器”。
无论是教学观念的一次更新,还是教材使用的一次突破、教学手段的一次尝试、学习检测方法的一次创新,这些都可成为教学后记的珍稀资源。比如自己有时也抱怨教材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在不好教。但细细想来,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实验去验证”。
总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62-67,446-450
[2]丁锦宏.教育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8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