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郭加森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生物学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生物学;生物学教育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初中生物学的许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都是生物学家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物教师必须把新课程理念自觉地内化为教学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基础,开拓创新领域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核心。要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只有在了解显微镜操作能力,才能在操作中寻求更快捷的方法,或提出改进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措施。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当然,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生物学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造力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尤显重要。
二、加强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创新基础。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没有双基作牢固的基础,无异于空中楼阁。例如没有对显微镜结构及使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如何正确使用?如何去观察发现?又如,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有关基础知识以后,才会敢于对海尔蒙特、普利斯特里的做法提出质疑。如果没有相应的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迸发的创新之火花,也难以上升为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智力因素的训练。侧重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训练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当然,在加强双基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开放课堂教学,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学习中去,以课堂为轴心向学习生活和各个领域拓展,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信息社会人生,关心生存环境生物科技,关系社会问题,让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修养,成为创新之花盛开的沃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调查、参观,了解当地的生物种类生存情况、环境保护情况,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讲座、合理膳食讲座、保护野生动物讲座等,开辟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创设生动情境,诱导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境,让学生乐学,产生兴趣,同时因势利导,设疑解疑,让学生闪烁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讲到光合作用时,播放“植物园试验基地”录像,并配上画外音:“这里阳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气候宜人,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苹果树在花丛中茁壮生长……”。然后引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指导学生做实验。在实验中,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发现新知。例如学生用白菜、黄杨、洋葱等的叶来代替天竺葵和金鱼藻做实验,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对学生的疑问,如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对照实验,从实验中获得真知。通常一个有经验的生物学教师,总会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结合点等处,创设一些生动新颖的情境和问题,选取最佳时机切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断诱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情境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通过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生物的奥秘,使学生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例如在讲兔子的结构时,教师展示兔子和人的消化道解剖图,学生看后,会提出问题,产生求知欲,“为什么家兔的盲肠如此发达,这和它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进而会大胆猜想,寻求答案,在求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知。情境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注意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联系的认知结构。例如“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渗透吸水?”这类问题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若换个角度“为什么卖菜的人经常给蔬菜洒水?”这样提问,学生就感到特别新鲜,也就能涌现出许多想法,甚至异想天开。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供学生创新平台。实验教学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实践等途径直接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及现象,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产生对寻求答案的冲动和情感。可以说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动手脑,体验成功感,要改验证性实验为研究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追求原知的实践创新能力。要重视课外实践和小实验、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索精神。要渗透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教育,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实验创新的思想及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创新思维能力。要指导学生写好结论性报告,写出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如在演示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时,一些学生就会问到:为什么用37度的水温?在结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后,一些学生就会提问:种子的萌发是否不受光的影响?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增强,推进创新的能力就会向前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今后生物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张扬。
参考文献:
[]1马炜梁主编《生物学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梁秋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小山 严先元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祭彦加主编《中学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技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