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 马庆莲
【机构】 新疆博湖县第一小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同时兼具文化内涵,具有人文教育功能。所谓人文,就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意义、价值、尊严关怀的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主”。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则体现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学生情感的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彰显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 因此,数学中的人文精神基本的内涵就是强调数学的生活化、人性化,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在数学教育中扩展人性的基本生存空间。
一、关注生命,润物无声
学生是现实的、鲜活的生命体,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内在的需求。因此平时我们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的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学生以感化,给自卑学生以力量,给胆怯学生以激励,给愚蠢学生以智慧。所以对待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课堂教学中渗透着人文精神。
在教学时,我力争创设自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鼓励:“你的考虑真周到”、“你的方法真富有创意”、“你们小组合作真成功”……做作业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我评出“作业标兵”、“计算大王”、“数学智多星”等。对待作业有错误的同学先进行点拨,再进行鼓励,“不错,有进步”、“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好好努力,成功在向你招手”等。在活用传统批改符号的同时,我引进和创造了一些符号(?、!、△、☆、?),并赋予这些符号寓意与生命,使学生作业本看到的不仅仅是冷冷冰冰、丝毫不带感情只有判断功能的符号,而是会说话的“符号生灵”,是充满智慧的天使,是教师与他们进行亲切交流的使者。
例如在:一个数既是60的约数,又是10的倍数,这个数是( )。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一个、两个和三个。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简单的打“×”,而是在学生答案后面画“O”的方法,提醒学生再作思考,将漏掉的答案补上。如果有些题学生漏掉的答案实在太多,就用打“……”提示,从而让数学批改体现更多的启发性和师生间心灵的沟通。课后我经常找学生谈话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关注生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观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人性和智慧。
二、在某些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人文精神体现在整个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数学知识和运用的能力,发展智力,又要熏陶情意,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因此,我们要把教育教学过程、效率和结果有机地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情意、潜能、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某些概念的形成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通过对概念的追源溯本,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概念中蕴涵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领略到数学先贤们在数学领域中,为探求真理而付出的艰辛与执着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人文素材,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概率射一新兴的学科,是帕斯卡、费尔玛等人如何从赌徒的赌注分配中,通过反复的推敲计算、交流争论、引申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以及概率论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立志学好概率、应用概率的意识。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大家对数学真理的孜孜追求和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令学生对前辈们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激励学生向先人学习。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在先人人格力量的感化下,激励学生去构筑自己的希望与理想,并孜孜以求。
三、通过多元评价渗透人文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以“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加大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对学生平时表现记载,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让学生评学生,老师评学生,还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议过程,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已。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测,我们不光用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还可可用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又如在一次计算测试中,有个学生只做错了一题:“6.25÷0.125×8=6.25÷1=6.25”,于是我在此题旁注了一段话:“你有简算的意识,创新的大脑,我为你感到自豪。但万事有个原则,你不能违背,做人也一样,你说是吗?”这样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失败中得到启示,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在数学教学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