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课堂中变式教学的案例初探
【作者】 黄丽萍
【机构】 广西百色市百色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思维素养和思想方法。实施新课改之后,数学教学方法又经历了改进与创新。课堂变式教学法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本质。本文就此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法,并辅以案例,总结了几种数学变式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课堂;案例
高中数学课堂中采取变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数学变式问题教学,以全方位、多角度来折射问题的学科内涵和部分。我国数学教学理论基础性不够、指导性不强,落后西方国家。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系统性的研究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知识,探索一种新型的数学变式教学法。
1.数学基本概念变式
所谓的数学基本概念变式,是利用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的联系和差异,来确定概念外延与内涵,多角度理解概念。数学过程性变式,会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方法和知识起源,形成数学概念。数学概念变式中,有辨析变式、巩固变式、引入变式和深化变式。关于数学基本概念变式,例如某个导数题:求曲线y = x2 - 2x在(-1,3)处的切线方程。学生们于是给出了解法:y = x2 - 2x、y' = 2x - 2,切线斜率= y'|(x=-1) = 2(-1) - 2 = -4。因此切线方程是y -3 = -4(x + 1),为4x + y + 1 = 0。这时,教师可列出变式:求曲线y = x2 - 2x过(-1,3)处的切线方程。把“在”改成了“过”,题目的意义大不一样。学生会发现导数切线方程重在求解切线斜率,要先解出切点的坐标。给出的点不一定是切点,因此要做出切点的假设坐标进行求解。除了这个变式之外,还可变为:求与曲线y =x2- 2x相切,且平行于直线L:4x - y - 5 = 0的切线方程。又比如求证过抛物线焦点的弦中点轨迹依旧是抛物线。这可将其概念季羡林扩展,变成圆锥曲线概念,比如过双曲线、过椭圆等。
概念变式有很多种,通过变式可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灵活的应对各类的数学问题。
2.数学命题变式
数学命题变式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提高运用知识、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命题变式可分为三类,即定理、公式多证变式、形成变式、变形变式和巩固变式。多证变式是提出定理和公式后,学生多角度观察定理、公式,寻求其推导和证明方法;形成变式是指教授新定理、公式,把它归类到客观实际内。以实际现象分析本质属性;变形变式是探求定理、公式推广形式,让学生应用变式公式,以思想实质去解决问题。
比如高中数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向量问题:向量a=(cosα,sinα)、向量b=(2,0),求出a、b向量夹角取值的。此题学生可以用向量夹角计算公式。并以函数思想来求解。教师也在该题目上略加改动:向量a=(2cosα,2sinα)、向量b=(2,0),求出a、b向量夹角取值。或者是向量a=(1+cosα,sinα)、向量b=(2,0),求出a、b向量夹角取值。
数学命题变式,许多教师采用历年的高考题为例,并将高考题稍加改动,例如浙江省2010年理科高考题:△ABC的三个角A、B、C分别代表它的边a、b、c,cos2C=-■,求sinC数值。以及当a=2,2sinA=sinC,b、c的长度。同样是三角函数,教师可以将该题变为:△ABC的三个角A、B、C分别代表它的边a、b、c,2asinA=(2b+c)sinB+(2c+b)sinC,求A的值。
3.解决问题变式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决问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知识、思想、技能彼此联系。学生学习时可能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以固定解题模式来僵化自我思维。当学生了解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后,探索题目结论、改变题目条件、营造题目情境,从而让学生理解、变通和掌握知识和方法。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
例如求2x2-(m+1)x-4=0,问m为何值时,此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1,另一个根>1。此数学问题不止涉及一元二次方程,而且包括二次函数问题。当学生了解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可进行变式:y=2x2-(m+1)x-4和x轴两交点均在点(0,1)两侧,问m取值。两类问题解答的过程是一样的,m取值为(x1-1)(x2-1)<0,>0。
结束语: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特征在于一个“变”字,可以从某个数学问题衍生更多的相似、相关和相反问题。变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数学中不变本质,这些包括解题思想方法和概念的本质。虽然数学教师课堂采用变式教学有着很高的频率,但是也要有极高的认可度。教师理解和应用变式教学依旧存在偏差,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数学教学实践工作,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倪蒙.变化中的不变——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之友,2012,(12).
[2]李春满.高中数学课堂之变式教学[J].数理化学习(高三),2012,(10).
[3]陆群星.变式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