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互动+合作+自主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利器
【作者】 宋 铭
【机构】 贵州省遵义四中
【摘要】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校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传统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变学生合作、自主的新式课堂教学。主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一种多元的对话过程,它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和智慧的课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合作和自主式教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善于合作交流,多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主探究,从而使高中数学教学达到真正的效果。【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式;合作式;自主式;课堂教学
高中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1]:第一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第二是方法与过程,要求在过程中把握方法、形成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认识体会数学课程的价值;其次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方式,充分调动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同学互助、讨论、合作和自主的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最后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真诚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2]
教师要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变成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鼓励和激发学生多问,认真地与学生交换意见,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以往我们在教学上存在一个严重误区,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少,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课堂应有的活力,气氛不活跃;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必须学多少。长此以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厌学情绪明显,自主学习能力差。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采取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自主性、互助性、创设性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3]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多向互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学习,跟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讨论前,根据教学内容举典型案例给学生创设高度拟真的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每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仔细观察各小组之间,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小组学习结束后,授课教师展示结果,并组织点评,及时反溃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共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独立和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积极学习活动。从而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主动学习得到最佳结合。
(二)合作式学习模式[3]
新课标起点高、内容广、灵活性强、要求严等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模式上应随之应变。第一,换位法是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参与教的过程,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让学生在讲台上,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力,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第二、合作式讨论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后,学生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启发、指点下,通过观察、阅读、归纳、交流、讨论等方式主动寻求答案,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养成预习、遇到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角色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小组之间的分工与责任,培养学生积极性、认真思考的习惯,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学习过程,把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三)自主探究的模式
正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还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作多种假设与猜测[2]。当教师把重点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尽情地去探索,使互动有了空间和迫切的需求。举例说明:如在2014年给高一学生讲授《集合》这节课的时候,没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对集合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只带着耳朵听。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开始,我叫同学们回忆:军训时,大家感觉才休息一小会,就听到教官一声令下:高一第四排的同学“集合”,这时就会看到,同学们从操场不同方向跑来,到达教官面前集中,高一年级在操场集合进行军训;试问这个口令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呢?此时的集合与我们书本上的集合意义是一样的吗?由此,我引出了“集合”这个概念。然后针对教学的内容,我提出来一系列的问题:集合的概念是什么?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关于集合的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呢?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有哪些呢?我们怎样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呢?等等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步步紧逼,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形成小组互相讨论,互相解答,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最后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动脑,真正做到师生、生生互动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充足的探索空间里主动地参与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构建新知。
参考文献:
[1]胡静.参与、探索、创新——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
[2]汪德胜.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的转变[J].现代阅读,2011年,第3期.
[3]李献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