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进行初中快乐体育教学的点滴尝试
【作者】 李玉兵
【机构】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中学
只有愉快地学习才是教学工作的最美好境界。试想让学生从事失去“玩”的特性的体育,那么将是十分痛苦的事,这种体育学习也不成立。因此我们要呼唤快乐体育。所以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提倡快乐体育。在近年开展的快乐体育教学中,我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即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态中”、“师生的情融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学知,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体现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景法
情景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或把活动内容用情节串联起来,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学习,以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耐力练习课中,因为我校校园比较特殊,分为南北校区,地形比较复杂,我将枯燥单调的耐力训练设计成一堂情景课“秋游”,按照“准备→穿过灌木丛→绕过小花园→翻越小桥→欢庆(稍作休息)→绕过教学楼→集合→放松”的步骤进行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似乎入境入情,有效避免了耐力跑的单调。
2.设疑法
设疑法是以“疑”为核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是思考的结果。我在教学中注重设疑,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给学生一块小垫子,要求学生利用这块垫子做跳跃动作,方法越多越好。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跳跃动作,有的跳过垫子的四个角,有的不踩垫子分腿、并腿跳,有的折竖垫子跳高度等。在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设疑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表演,有时让教师自叹不如。
3.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如,在课的开始时,我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小游戏,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
4.合作学习法
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合作小组学习的形式,由小组自定目标或选择练习形式,组内分工协作,学习过程共同思考,相互帮助,对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竞争、协同行为中的乐趣体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如在教学跳短绳的练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以4-6人为一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总结出尽量多的跳短绳方法。
5.目标学习法
采用目标学习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确定相结合,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如在一堂课中提出了篮球的教学目标:用你最擅长的投篮方法在1分钟内投进尽量多的球。明确了这个有挑战性的目标后,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投篮上了。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积极尝试诸如讨论法、竞赛法、直观演示法、激励法、快乐作业法、师生换位法等等各种体现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快乐体育的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快乐体育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异
为了单纯的追求课堂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许多体育教师都绞尽脑汁,搞创新,编花样,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并无快乐可言。还有另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在甲乙双方比赛中,影响一方取胜的往往是那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少数人。这部分人会因经常影响一方的取胜而受到同伴的埋怨甚至指责,即使别人不埋怨,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长期以往,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2.快乐体育要注意学习的系统化
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而且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
3.快乐体育要注意不要导入“放羊式”教学误区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组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
另外,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该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关键之处在于对局部内容必须要“放”,管得太死不好,在整体内容要“收”,该收的时候要收的拢。实践证明,采取灵活的组织方法,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适当的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辅助项目让学生练习、游戏,也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达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学得高兴,玩得开心,从而得到锻炼。“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始终奉行“放而不乱,分而不散”八字方针,使整个课堂由始至终在活泼而有组织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完成。
总之,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作为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标准》的内容标准,从思想上到行动上自学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学习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达到快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