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作者】 王 娜 赵瑞丽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
在学生教育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培养学生的意志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先学做人,后学习的道理。意志品质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保证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不是生来就有的。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更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培养。
一、加强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小学生生理、心理、思想都还没有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还没有形成,人格还没有健全,又缺乏社会阅历、处世经验,素质不高,辨别能力不强。对是非、美丑、好坏的判断能力较差,而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几乎全部接受,又生性好动,容易冲动,喜欢模仿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现象,甚至把某些坏人当作英雄来模仿,或者模仿电子游戏中的“老大”“英雄”来行事。因此很容易受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为形形色色的诱惑所迷惑,一些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偏差,甚至步入了人生的误区,走上违法犯罪的学生为数不少。这主要与他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关系。
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来支配的,自觉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都建立在一个正确而合理的行动目的的基础上。为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该对学生加强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任何一样成就的取得任何一个的成功都是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分不开的。比如: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年轻时在参加卫国战争中身负重伤,又双目失明了。然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根据他的斗争经历,创作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作者的化身。保尔的光辉形象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张海迪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她因一场重病而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完小学、中学的课程,后来通过函授获得硕士学位。她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大量的小说、童话故事以及其他资料。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强的意志挑战病魔。她说:“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视作真正的幸福。”至今,她仍然在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为社会作贡献。张海迪的事迹及精神也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可见,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就事业和成功人生的保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坚定的信念,勉励他们以古今中外意志坚强、有成就有作为的人物为榜样,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选择坚强,历练人生,磨砺意志,学会坚强,自强不息,执着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尤其是要特别关爱教育失足的问题学生的教育。你把他们教育成有正确人生观和正确人生目标的学生,你就是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和称职的德育工作者。
二、加强学习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的为父母而学,有的为教师而学,有的为考大学而学,有的为超过同伴、同学而学,甚至有的为什么而学也不清楚。这样一来每天上学不知目标,每天不知所措,过一天是算一天毫无目的,每天上课睡大觉,不按时写作业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小者这样。大者迷惑而阅读不健康图书,浏览色情网页,沉迷电子游戏,厌恶学习,逃学弃学,道德观念错位,思想行为越轨,甚至勒索绑架等等这都是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他们的意志品质不坚强的具体表现。那么怎样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呢?要家长和老师一起来教育,不只靠老师,在学校通过学习各课老师会进行教育的,那么到了家以后家长也要注意引导、教育孩子。不能说;“不学也行,混个毕业证就行了,你的教师这样,那样”之类的话。这样一来这个学生的动机就是混个毕业证,没有别的追求了,老师也很难再教育了。因此家长和老师一起加强每个学生的自我的学习动机,逐步提高动机水平。比如,学生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以帮助自己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可利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来培养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可因势利导,让教师或自己逐步提高更高要求,从而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磨砺出来的。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学习、劳动和课外活动,都需要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最好途径。特别是学习活动,更需要顽强地学习毅力。所以,教师应该科学、严谨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合理安排班集体的劳动和课外文体活动,使每个学生融入其中。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必然发展起来。在学校日常活动之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组织能磨练学生意志的实践活动,比如晨练、爬山、野营、徒步旅行等,甚至有时可以人为地给他们制造一些挫折和磨难。
四、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作用,给与必要的纪律约束
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很多人明知故犯,做出违反道德准则的事,这多半是他们地意志不坚强,或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致。因此,学校应严格管理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特别是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在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中,离不开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集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父母之外,学生对在学校学校生活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教师(班主任)有一种特别的信任和尊重,并不自觉地模仿其言行。因此,一位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自己首先在工作中表现出目标明确、处事果断、兢兢业业、不畏困难的作风。俗话说;“身教重于言行”,教师的行为榜样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特殊的效果。
学生所在的班级体是其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注重集体的利益,学生也会为自己是集体一员而自豪。当学生建立起对集体的义务感和荣誉感时,就会为了集体的目标和利益,去努力学习,热爱支持集体活动,在此过程中,独立、坚强、勇敢、自制等意志品质也得到培养。当然,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还要有严格的纪律去约束集体成员朝共同的目标努力。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集体的规章制度,不做违反纪律的事,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意志锻炼。比如,通过我们学校组织的主题班会、快乐大舞台、每年一次的校运动会等等集体活动来培养坚强的意志。
这样,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在读书求学中,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志向高远,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百折不饶地迈向人生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