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议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覃 慧

【机构】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改下,如何运用高效的方法与手段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即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表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提升教师驾驭教学能力,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适应课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给学生营造多彩的课堂氛围,只有如此,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提高
【正文】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一点更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知识爆炸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的需要,也是体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这一理念就是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应提高课堂效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捷径之一。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激起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兴趣从哪里来?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者尽可能运用更多的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如在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说明文时,我先播放《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朵白花浸泡在浓度极高的肥皂水中,片刻后白花即变为红花。学生对此现象满怀疑惑,我就让学生带着此疑问去探究其中的科学依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高质量的教案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至少要做到: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如《故乡》,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和杨二嫂不幸遭遇;难点有好几处,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内容深邃,含义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要点是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情况,突出地写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二、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如在赵丽宏的《周庄水韵》教学中,我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用并轨的情境: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有关周庄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几分钟后不少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语言绘声绘色描绘仲秋中的周庄、正在举办旅游节这个盛大节日的周庄;有用画的方式画出周庄美景图画。有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一节课下来,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个人的特长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给学生营造多彩的课堂氛围

  讲授是课堂中最直接体现教师素养和功底的一种教学方法,始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语文教学中不可平均用力,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课文时或按照“课题解释、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永远也得不到提高。那么我们语文应该如何做到主要内容详讲,次要内容略讲来提高课堂效率呢?那些课堂上能驾驭方向舵来提高效率的教师,真正做到了“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呢?那就要重点营造活跃式的课堂氛围。一个人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表现欲大大增强,思维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人云亦云”,帮助他们确立自主的人格。

  如我在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先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诗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动笔画出曲中所描写的景物,写出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班上几十位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地进行想象和联想,所画出的画个性色彩十足,风格各有千秋,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被调动,图画完了基本上能当堂背下这首小曲。这种活跃式的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掌握了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如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这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抒情散文,涌动着对高扬的生命力的礼赞。阅读它可以从中受到深邃的人生哲理。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但是,首先要对课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题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才能懂得这“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出锤炼自己,升华自己”的深刻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

  四、分配合理教学时间,做到有效调控

  一堂课下来,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授《孔已己》,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加上适当运用多媒体,再现孔乙己形象,但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切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者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幻灯片来展示诠解孔乙己形象不同情况不同作用再现,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五、教学训练是重点

  特级教师马蕊兰说:“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的确,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妻子”在文中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本文中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理解“妻子”这一古今词的意义,但它在提问方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随着教学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库尔勒市第十二中学?田园.让语文课堂“活”起来[N].巴音郭楞日报.2010

  [2]罗田县大地坳中学?王新淼.语文课堂开讲技巧刍议[N].黄冈日报.2010

  [3]如何让语文课堂高效.王润芳.经济信息时报.20120629.A07

  [4]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

  [5]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N].《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