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提高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者】 罗怡婧
【机构】 贵州省惠水县高镇中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填鸭式——教师在上课时滔滔不绝,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教师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掌握要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易产生疲劳。
陈旧式——有些教师上课仍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不使用语音室、幻灯片等现代化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也很少用。
应试式——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满脑子装的都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极差。
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越学越感吃力。
母语式——有些老师较多地利用母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课。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学中机械地“以教材为本”。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五个字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来说,更应该抓住课改的契机,提高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我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作为英语老师,我经常发现学生的英语朗读和表达都存在语音、语调生硬,缺乏情感,不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忽视英语句子结构,只是拼凑单词。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普遍缺乏语感。我们都知道,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好像从事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则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而诵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 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说明大量背诵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英语的学习也遵循此规律。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表明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阅读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熟记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取舍教材,力求让文中情景贴近学生生活,以便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进而达到有话会说。八年级有一个单元是有关度假(vacation)的主题,里面有些活动并不适合农村孩子,如去公园散散步(take walks)、骑骑自行车(go bike riding)、观光(go sightseeing)等。而钓鱼(go fishing)、看望外公外婆(visit my grandparents)、在家看电视(watching tv at home)等是他们最常见的假期活动。另外,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便常趁假期去和他们呆些日子,原本在英语中不可思议的看望父母(visit my parents),便也是同学们常见的话题,并进而可以引出他们父母带他们购物(go shopping)、照相(take photos)、去海滩(go to the beaches)等活动。在谈论上学方式的话题中,我还补充了乘摩托(take a motorbike)。在谈论应允许学生做某事的话题中,我引入了寄宿生应该被允许看电视,中学生应该被允许上网(当然是适量)等同学们非常关心的内容。这样一补充引导,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加强小组合作和竞争,促进共同进步。青少年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和竞争意识,当看到别人在怎么做时,往往也会深受感染,融入其中,并想和别人暗中一较高下。我借鉴其他教师的做法,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让他们给自己小组命上一个有个性的名字。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领头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是各小组“头领”与“头领”的对撞,另一方面是“头领”促动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只需简单回话,人人都参与其中。在课后作业中,先弄懂的可以带动不会做的,同时督促不爱交作业的及时完成作业。我的学生从来没有欠交作业的现象,偶尔有个别贪玩的同学,组长也会及时把他拎回教室把作业做完。单词和短语默写,先由组长检查,错误的督促抄写和重默。通过学习小组,我可以把教学任务更好的落实的每个学生身上,完成的快的往往会裹挟着慢的一同前进。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注。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把教于学,学并快乐的思想贯穿整个学习中。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和学生呆的时间相对多了,也帮助许多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之外的问题,所以同学们都喜欢我的课。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同学们更愿意走近英语,从而在英语上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