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卢国琴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八中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本文就来谈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愉快;教学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教学生

  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gkh时,我让平时几位发音比较准的小朋友提前读会,课堂上我大胆改变教师教的形式,大胆让“小老师”显身手,结果课堂上一点小小的创新收到出乎预料的效果。由于“小老师”的出现,给整节课充满了新奇感,这种新奇感把平时并不喜欢课堂的同学也在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将声母的音读准的同时,还使用以往记忆声母“形”的方法,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了“三个声母”的形。不但如此,课后,同学们为了争做“小老师”,而主动认真地学习。这样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让“小老师”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激发风多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给足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有利于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她首先让同学们通过预习并结合课文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提出学习这篇课文研究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所提的问题中找出对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一、狮子的特点;二、桥的意义)。然后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和答案。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充分体验着创新和成功的乐趣。最后,在研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方式,拓宽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

  三、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

  教师以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疑点或要点问题“乌鸦为什么会失去口中的肉?”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四、去除无效劳动,解决需求问题,是提高实效的核心

  40分钟的一堂课,如果我们为师者不好好疏理,把多余的东西去除,让无效劳动占领整个课堂,将事倍功半或一无所获。一般地说,教师可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除无效劳动。一是丢弃繁琐的理性说教,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不顾学生的感觉。教师的这种做法,往往是对学生不放心,缺乏信心的表现。殊不知这种举动却让学生反过来对他不信任而导致厌学、恶学,使他的劳动成为无效劳动。二是整合问题设计,删掉无价值或学生已懂的问题。我们不少小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往往细小,且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样,不仅提问者烦,回答者更烦,如果教师依据课程要求,结合生情,学会问题整合,把学生已懂或早无价值的问题删掉,所留下的必定是本课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在问题设计上做了“减法”实质在解决问题上是做了“加法”,且省时高效。

  五、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我以为,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置一些带问题的情境,利用美好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激情。例如我在教学《成长足迹》一课时,布置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把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成长的思考融入其中,由此体味人生之乐。还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图书角,在图书角中画上在竹林或小园中阅读的学生,写上“漫游书山、遨游书海、畅游文山”等字句;同时还可在教室和走廊中开辟一个生物角,种几盆花,养几条小金鱼甚至蜗牛,让红花绿树、鸟儿鱼儿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学生们在浓浓的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必事半功倍。此外,也可因节**或教育的需要,将课堂布置成“六一儿童乐园”、“游览圣地”、“秋天的果园”、“小小超市”等。而这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地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与学生一道乐学同学,成为他们生活的导师。有这样一种情境,学生也就会个个生龙活虎,高效课堂效率定会高效。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火学出版社,l997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l998

)���p�p��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条新闻向全班同学介绍。这样既为同学们提供了作文材料,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量。学生会说了,习作自然会写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提高了。此外,我还要求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观察记录,新闻和好词佳句,为同学们拓宽作文材料的来源。二是训练学生想。习作离不开想象,学会进行想象是写好习作的一个关键所在。小学生正是异想天开的年龄,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了学生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智慧和灵感。因此在进行习作教学时,通过引导和讲解,朗读范文,去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将范文的描绘展现在眼前,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加到自己的习作当中,使文章内容看起来更加具体和生动。如要求学生写习作《我的老师》,可以从老师平时的言行,讲课时的动作、神态、批改作业和备课时的繁忙想到老师的辛勤付出。由此通过回忆想象写出具体事例,如生病被老师照顾,老师耐心认真对学生的辅导等。让学生进行想象,将这种想象加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三是训练学生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读书话动,拓宽学生阅读渠道,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此外,还可以要求班上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书或其他对同学学习有帮助的课外书带回学校组成班里的图书角,由几个同学管理,负责保管书报和做好借书记录,课余时间都开放图书角,让同学们都借书来看。要求同学们在阅读书报时,把看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以便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学习句子的表达方法。

  总之,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作文水平的提高尤其如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常想让学生一口吃出个胖子,刚开始写作文就要求中心突出,结构完整,首尾呼应,用词优美等。其结果是使学生产生作文难,甚至于怕作文的不良心理。在训练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作文字数及次数要从少到多。在学生作文有了进步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要针对习作水平不同的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作文末求,让每一位同学都在前进,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同学都体验到作文的乐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黎玉蓉;如何做好作文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

  2 黄文秀;浅谈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N];延安日报;2010

  3 刘思颖;刘克锡;;难忘的小学生活[J];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201003

  4 蒋美玲;小学生命作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