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杨志洛

【机构】 宁夏彭阳县第三小学



【正文】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因此,在平时教学里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所谓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它几乎就是数学学科的能力的综合和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不会把和实际相结合的联系抽象转化成我们平时的纯数学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克服表达意识上的认识偏差。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成了“答题机器”,忽视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彻底剥夺了学生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直接妨碍了学生智力继续、全面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创造性发挥。这在无形之中就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体的教学理念。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表达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从教师自己做起,大胆的给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他思考、解题过程的机会,故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让学生畅所欲言。 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才更有信心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创新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思维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敢说。要精心选择发散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引发创新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知识教学来完成的。语言又是思维的能力和载体。

  1、形象与表达的结合

  教学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言词与形象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拓展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正方形周长时,出示图形,给出各边长都是4厘米,学生根据直观形象的图画,加之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各自从不同角度计算,要求学生讲出算理。(解题过程)学生回答:“正方形有四条边,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4+4+4+4=16厘米,教师肯定了这样计算方法是对的。又问:“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大家互相讨论,讨论后,争先恐后发言,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4+4+4+4=1 6厘米;(2)(4+4)×2=1 6厘米;(3)4 x 2+4 x 2-1 6厘米;(4)4 x 4=1 6厘米。学生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算理,于是教师又进行思维的引导,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同学们一致公认为4 x 4-1 6厘米方法最佳。通过语言叙述,十分自然地得出思考过程,由于语言和直观相结合,学生的感知更加深刻,不再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对计算的实际有了进一步认识,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了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操作与思维表达结合

  学习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学生只要把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就能把所学习的新知识和获得创新能力统一起来。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十分重要,在操作中,讲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例如,在教学二位数减一位时(退位)减法时,237=?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个算式的结果呢?”使学生明确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纷纷进行提问,得出结果。说出操作过程,有的说先打开一捆小棒,拿7根,剩下的3根和零的3根合起来1 6O有的说先打开一捆,拿走4根和零的3根和另一捆合起来是1 6根。还有的说,先打开一捆和零的3根合起来是1 3根,从中拿走7根,剩下的6根和另一捆合起来也是1 6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再创造出二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法则。这样对法则中“以十位借1,个位加10再减”的算理有了牢固的感性支持,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计算方法和过程,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教会学生语言表达的策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1.启发学生说算理

  教学时,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力求用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教师示范着讲,学生模仿着学,通过模仿的媒介而接受这些信号,进行内化,逐渐成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让学生说一说算法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例如:教学8+5时,教师用凑十的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讲清计算过程后,让学生看着实物演示图、算式,照着样子讲,学生在领会的前提下模仿出来,学会了讲述计算过程。 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语言,准确、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思维将会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讲思路

  在教学时,要选择合适的言词与形象、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在讲述中加深理解。仍以8+5为例,学生看到实物,便启发学生想:8+5=?你是怎么知道8+5=13?由于学生有直观形象的帮助,自然讲出:看到左边箱子里有8瓶牛奶,只要从右边箱子里取2瓶放到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然后再与右边3瓶牛奶合起来,就是13瓶牛奶。通过直观演示结合语言叙述。在应用题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能解题,但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就是不能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从口语表达训练着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小东买了8颗糖果,小军是小东的4倍,两人一共买了多少颗糖?首先让学生观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有条理、有步骤的分析过程,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把分析的过程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逐步就会使表达更加通顺、流利,这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经常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精炼的词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来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提高了自身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肯想愿说、敢想敢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说数学,让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