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情感•艺术•语言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作者】 李春江
【机构】 贵州省都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秉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②(p1)
二、学理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③(p69)“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选,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人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理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④中认为: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形式创造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关系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1内容形式化
作品内容与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尔所说,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体形式创造是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如别林斯基所说,内容的形式化以审美价值追求为催化剂;
2形式内容化
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成的作用。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匈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巴拉兹曾说,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三、整体构思
从课标理念和学理依据出发,以学生反复诵读为基础,通过初读——美读——品读三个环节,紧抓情感这条主线,使学生新、旧认知相互碰撞,在同化和顺应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和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赏析作品内容(思想和情感)和艺术形式(语言和修辞)之间的互生关系。
四、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对作品进行艺术鉴赏。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体会、实践建构式学习的方式和过程,建构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言感受及驾驭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初读——悟情感
1、整体感受情感
(1)教师范读
以第一诗节为例。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声调的抑扬疾缓;注意诗歌的节奉和韵律。要读出诗歌的感情。
(2)学生诵读
教师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恰当的指导和点评。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诵读,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歌所流露的情感。
2、理性把握情感
探究1:诗中流露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
怀念与痛悼——眷恋与尊敬——诅咒与控诉——讴歌与赞美
(二)美读——赏艺术
探究2:再次诵读诗节,思考诗人深沉而又真挚的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教师明确:
1反复
第1诗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怀念之情。这真挚之情通过首尾两句“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的反复吟唱这一艺术形式来展现。第3诗节,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低沉抑郁的思念。在以后的第4和第6等诗节中,都采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通过反复这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如余音绕梁,挥之不去,萦绕耳际,激荡心间,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2排比
如第3诗节: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发自内心的深沉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而这一情感,诗人借助四个“你的……的”偏正短语: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构成排比的句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冷、悲凉的画面。在这悲惨凄凉的氛围中,怀念和痛悼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第7诗节,诗人一连用六个“她含着笑”铺叙了大堰河不论春夏秋冬,不分酷暑严寒,经年累月地繁重的劳动,:洗衣、做饭、喂猪、熬汤、晒麦……从这些具体的劳动场面中,一个勤劳善良,乐观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跃然纸上,渗透着诗人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诗中多个诗节使用了排比,通过排比,造成了一泄而下的汹涌之势,便于诗人抒发酣畅之情。
3对比
第4诗节和第6诗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有两处对比:
一是生活条件的对比。
在大堰河家:“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长满“虱子”的衬衣与在自己的新家:有“红漆雕花的家具”、睡着“金色的花纹”的睡床、悬挂“天伦叙乐的匾”;穿着“丝的和贝壳的纽扣”、坐着“安了火钵的炕凳”、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的对比。通过这些鲜明而深刻的对比,孰忧孰劣自见高低。
一是作者情感的对比。
在大堰河家:大堰河“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诗人分明感到的是温暖、是慰藉。而在自己的新家,诗人却是“这般忸怩不安”。由此,诗人的亲疏远近不言自喻。通过情感的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爱憎情怀。
再有第10和第11两个诗节,集中铺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悲惨,这与大堰河生前的勤劳、朴实、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强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造成大堰河凄惨身世的罪恶而又黑暗的毫无怜悯毫无温暖的吃人的社会。
4呼告
第12诗节,诗人用呼告的手法,热情地讴歌和赞大堰河以及像大堰河一样的“大堰河般的保姆”——普天下勤劳而又善良的劳动妇女。至此,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最后诗节,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改长句为短句,并把“我敬你爱你”一句分行排列,把诗人蕴藏于心低的对大堰河的爱强烈地表达了出来。
(三)品读——赏语言
探究3:诵读第一诗节,品味“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教师明确:这句极其平淡、朴实。而细品之,韵味无穷。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的人,身份是何等的卑微,无异阿狗阿猫之类。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诗人的同情、悲愤力透纸背,振人心胸。正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探究4:品味“紫色的灵魂”。
提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代表着什么?
明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与帝王联系在一起,在古代,帝王称为“紫微星”,宫墙的颜色用紫红色,“紫气”用指帝王之气,皇诚称为“紫禁城”,皇宫称为“紫阁”“紫台”,如杜甫《咏怀古迹》诗有“一去紫台连朔漠”句,其中“紫台”就是皇宫;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诗句中的“紫陌”也指京城(道路)。不仅如此,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以紫色为贵。《辞海》“紫衣”词条注:“紫衣,紫色的袍,古代公服。杜预注:‘紫衣,君服’。唐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现代汉语词典》对“青紫”一词这样注释:“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古诗里说:“朱紫尽公侯”,这里的“朱紫”指的是王公贵人的服色⑤。
因此紫色代表着高贵、神圣。诗人把对大堰河的情感和评价,巧妙地用色彩表达出来,从而唤起了读者的联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去感悟、理解、体味其中的内涵,这远比“高贵的灵魂”或“伟大的灵魂”要含蓄典雅得多。
七、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赵奎生《“紫色的灵魂”究竟如何理解?》,《中学语文教学》,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