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作者】 瞿海燕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中学
引导之术贵在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注重发问的启发性,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启发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无论是因文解道,还是因道悟文,都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运用启发性的提问要注意克服三种弊病:一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信口说出;二是提问高深莫测,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提问无确定性,外延过宽,学生不知所云,苦思无路。这三种情况只能对学生启而不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问题切入点,使提问富有启发性呢?
一、要抓住知识的引发点
所谓知识引发点,是指从这一点知识可以引发出许多知识的地方。要想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必须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找准引发点,斟酌好发问的深度。因为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发问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嚼之有劲,品之有味,学生经过苦苦思索后又能茅塞顿开,甚至引发创造性的火花。如教《七根火柴》时,对于小说开头描写草地奇特恶劣环境的两段文字,设疑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搞清这两段写景与小说故事情节的关系上,但又不直接以正面设疑,而是从已学过的《最后一课》中的景物描写切入,让学生进行对照、探究。这样,因为找准了“引发点”,学生不讲自明了,知道此处的两段景物描写是为后文记叙事件起铺垫,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教《工之侨献琴》,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后,适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工之侨两次献琴遭遇为何不同?讨论完这一问题后,紧接着追问,现实生活中打假的力度很大,现在的人们对造假者是深恶痛绝,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侨这个造假者呢?问题一出,反响热烈,学生畅所欲言,因为现实中的造假者给了他们启发,经过一再启发,学生既认清了当时只看外表,不看实质的世风,又懂得了善良的人造假是当时的世风所逼,是迫于无奈。
二、要抓住知识的关健点
教师教学时大多循循善诱,启发思考,在关键处相机点拨,以使学生豁然开朗,起到“一石冲天”的作用。当然,要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的关键点,且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进行提问。比如,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关健段落,这段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我试着把问题化难为易,并分成三个小问题。A、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B、“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来的。)C、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来是没有的,只要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关键的问题解决了。
三、要抓住知识的困惑点
教学中的困惑处,也就是教材中的疑难之处。遇到疑难之处,学生要援疑执理,从师而问,这正好发挥教师的“解惑”作用。教师应预知疑难点,适时抛出“垫脚石”。课堂教学中,教师发问后常常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之时,为了化解这种局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本着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预知学生有困难,就给学生“垫脚石”的指导思想,迅速分解,化难为易。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设计一题,当讲课进入高潮时,把它端出来:“文章通过两种生活的对比,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那么对文中写到的迷信传说赤练蛇和美女蛇的故事,又当怎样理解呢?”问题一出,有的学生被卡住了,有的学生抓耳挠腮,心理痒痒的,似能说出但又说不出。见此情景,我马上给学生以“垫脚石”,紧追一问:“你们爱听这样的故事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爱听,我又继续追问为什么爱?大家不谋而合地笑着说:“这样的故事生动有趣。”这时,有一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连忙补充说:“赤练蛇和美女蛇的传说在文中是为发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鲁迅讨厌的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对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注重发问的启发性,能充分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学生重视知识积累,重视思考基础的储备。
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门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是无法想象的,每·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问”与“答”的准备工作。
(二)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目的。
提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为提问而问是盲目的提问,这无助于教学,只会分散学生精力,偏离课堂轨道,误导学生。在课程改革的实验初期,我们也出现过一些老师提问盲目地旨在追求场面热闹,却导致了课堂主题偏移的现象。因此,备课时就要明确:每个问题的用意,是为突破难点,还是为调动学生兴趣,或者为引起学生争论,或是促使学生思维等等。要尽可能地剔出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
(三)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一步步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效。设置问题,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避免提问后出现冷场,或者学生无须思考而异口同声的现象,甚至是启而不发。例如,学习《白杨礼赞》,我们设置:“第一、二段主要内容写什么?”问题不难,阅读原文就会知道:“前后分别写的是白杨树和高原景色”。接着问:“为什么第二段没有接着写白杨树而描写高原呢?是否离题?”两个问题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散文艺术。
(四)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缺乏吸引力,索然无味;防止高不可攀,听而生畏;防止内容空泛,无从下手。同时又要抓住课堂的恰切时机,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程度较高的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而对程度较低的学生,则提问较容易的问题。我们在备课时,应当考虑:提问题时要提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问得详,哪些问题问得略;对谁问得详,对谁问得略;第一课时问谁,第二课时问谁。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挥洒自如。
(六)课堂提问要注意方式
就同一问题,提问设置得富有争论性,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反之,则会死气沉沉。比如启发性的提问,问题往往又是学生的阅读线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明确理解方向,更易于寻得突破口。再如,换向的提问,教师有意提出不一致的看法。能促发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更为精密的思维进行论证。这样;课堂上思维活跃,学生思路开阔。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