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走出校园 走进生活 ——作文教学之思考
【作者】 丁 丽
【机构】 新疆塔城市第一小学
【摘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作文教学不能“坐井观天”,眼睛只盯在学校,更不能囿于小小的课堂,“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应该更新思想,改变旧观念,旧做法,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重视家庭和社会的语文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努力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会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其为学校教育,为写作教学服务。【关键词】更新观念;把握内心;实践;积累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作文教学不能“坐井观天”,眼睛只盯在学校,更不能囿于小小的课堂,“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应该更新思想,改变旧观念,旧做法,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重视家庭和社会的语文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努力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会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其为学校教育,为写作教学服务。
教师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接触孩子的生活,了解学生在听什么,说什么,读什么,写什么,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知识水平,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社会生活、观察自然风光、观察家庭琐事。在观察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积淀,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只有在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才能在写作时,有创意地进行表达,才能产生有新意的佳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做为教师要认清这一点,在教学中开放教材,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投入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在校外生活中学习作文。
一、在社会活动中学习作文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这样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有事可写,自然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
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学习作文。
1、参观。教师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在参观前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听工作人员介绍、解说,并做好参观记录。还可以在活动中或活动后提出疑问或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在参观活动中,不仅仅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入思想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积淀情感。
2、游览。教师可依据季节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开展春游、秋游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这一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调查访问。教师在开展此项活动时,可以为学生选定调查项目,访问对象,指导学生制定好调查、访问的具体方案,引导、鼓励学生完成预定的课题任务。如调查当地环境状况、访问当地名人,采访市长、书记,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访问失足少年等等。调查、访问这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想办法完成预定目标,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学生既可以真实地了解社会现实,人生百态,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
二、在读书实践活动中学习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强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成千上万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如何在读书实践中学习写作呢?
第一、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
在抓语言积累上,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外,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校园图书馆、阅读室、画廊、板报、班级图书角、班级剪报等阵地作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做好读书笔记,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不断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二、运用统一的“阅读卡”。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设计制作统一的“阅读卡”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片断,好词佳句,成语格言进行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教师要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抽查,并对学生的“阅读卡”进行批阅,指出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写作奠定基础。
第三、定向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定向专题阅读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便提高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即时效率。自由阅读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两者相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利用现代媒体学习作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利用现代媒体资源是一种非常快捷的方式,现代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上网等等,拓展作文的学习领域,积累写作的素材。
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不在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学校培养学生也要注重全面发展。作文教学同样也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现代媒体学习的能力,帮他们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汲取知识海洋中的营养。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作文,提高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必须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思想的规律,必须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阅读中学习作文,在实践中学习作文。打实基础,提升素养,这是作文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放飞理想,走进大千世界,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在广阔的校外世界尽情地学习作文,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