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作者】 文德团

【机构】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文市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要求。那么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呢?本文则从课前准备、情境创设、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正文】

      回首这几年,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让我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但经过这几年的“热闹”之后,回顾这几年的课堂教学,暴露了许多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缺憾,真正感受到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显得十分迫切。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会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有效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具体看是否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反之,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怎样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1、做好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1)、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如:学生在认识函数图象方面,能从图象中读取数据,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比较,但是能发现一般规律或推断出隐含的结论有一定困难。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任务;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数学活动平台上展开数学学习。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教材的课堂教学方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情感化;二是技术化。所谓情感化,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现人性化色彩。教师应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所谓技术化,就是要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处理、组织等方面多下功夫,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留意数学中的操作、观察、归纳、猜想和证明的过程,注重理解,学会学习数学地思考,形成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

  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不能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高。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我认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注意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当然,也不要每节课都要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有些内容开门见山,快速切入比牵强创设情境更优越。

  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激发兴趣,诱发参与动机(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3)创设时空,保证参与机会。

  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①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一课时,对于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需要直接给出,但对于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却需要探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比如,《勾股定理》一课,环节一、展示问题:2002年北京召开国际数学大会的会标问题:

  1、会标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2、你能尝试将四个直角三角形拼出这种正方形图案吗?

  3、观察这幅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环节二

  让学生根据所拼图形的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 

  环节三

  探究其他的验证方法      

  但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用鼓励的话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比如“你再好好思考思考”;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6、关注课后的消化巩固环节。

  调整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练习活动中,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或增减练习的数量、或调整练习的要求、或交换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思考:思考是否吃透教材?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学习这部分教材时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突破?然后再精心设计:怎样开头?怎样指导学生探究?怎样启发?怎样设计检测题?最后还要精心组织:组织课前预习、组织课中听讲、问答、思考、讨论、练习,组织课后巩固、补差、实践活动等。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建构起有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而快乐着,才能向优质数学课堂迈进一步!

  三、组织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时效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

  说到根本上,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而不是站在演员这个角度上去表演。即使你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要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研究,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

  (3)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经常采用的方式有:

  (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讨论式。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讨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设计有效性提问和讨论,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有效提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境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序的遐想中。我认为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坚决杜绝无效提问和无目的的随意提问。

  四、严格落实“三讲三不讲”,增强训练实效性

  旧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呢。针对这种实际,我认为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其内容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对于“三讲”中的“讲重点”,落实措施是(1)讲清知识的概念;(2)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3)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对于难点采取以下措施落实:(1)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2)教师点拨和学生分析相结合;(3)对于过难而又不是教学重点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训练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课堂作业,选择典型例题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力求当堂训练,现场批阅,当堂反馈评讲。

  课外精选练习,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延伸性的、探究性的、开拓性的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坚决杜绝重复性作业、机械性作业,确保通过规范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的作业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对于“三不讲”的内容,教师也要将知识问题化和要点化,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反馈和矫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减少无效环节

  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又分哪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省力、有效。

  2、必须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总之,要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深入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需求,首先教师在心中要有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育理念,不能重形式而不重实质,一切要以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为出发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运用评价的杠杆加以调节,从而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新一轮课改的实验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以学生为中心,以协作学习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047月第15次印刷 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