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 黄恩行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中学
【摘要】《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而法律意识、法制素质和人文精神是未来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对包括物理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的要求,是物理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渗透,基础教育阶段把法制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在现实中又是如何呢?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加剧,家长,学生对教育呈现多元化认识。因此,好的学生择名校,追名师;差生则越来越多集中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城郊的乡镇,且法制教育浅薄。因此,倡导课堂中参透法制教育是有必要环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法制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学校中的德育是由学校举行的各种德育活动和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组成的整体,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法制教育任务。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通过课堂渗透,使法制教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渗透:
一、充分挖掘开发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发现课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单位大多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地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在讲声学时,我就讲故宫天坛的回音壁,在讲光学时,我就讲我国在二千多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上已经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在讲杠杆时,我就讲述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就是利用天平和杆枰的原理测出大象的体重。天平和杆枰在现代社会仍然普遍应用。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早在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鬼谷子》、《淮南子》等书中均有“磁石召铁”的记载。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什么近代中国物理却落后了,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封建教育扼杀了人才,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现状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就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在创设情境氛围中渗透法制教育
教育者一定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法制教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同学们,“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一线教师应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在讲授焦耳定律时,介绍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的执着。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物理学家这些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三、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和个性的培养的渗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实验和观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若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果的交流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信与谦逊的个性培养。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教育学生培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美德。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还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之不断(下转第32页)(上接第33页)探索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
四、合理渗透、充分发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优势
在物理教学中的法制渗透点很多,涉及的法律法规的种类也很多,譬如交通安全法禁止超载、超速依据的是物理学原理,这不但为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创造了契机,而且也能让法制的渗透更加顺理成章。一个掌握惯性、加速度等物理知识的人开车时较少出现超速、追尾、强行超车、弯道不减速的情况。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参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教师在对以上知识分析透彻后,用PPT课件导入“鄂洛多克惨案”、“奥林匹克号惨案”火车的安全线设置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而渗透法制知识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7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胶结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渗透法律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不难看出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重要环节,必须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不可能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灌输,更多的只能是渗透和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按照“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原则。只要在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违背教学规律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就一定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隐性的点滴渗透,往往比显性的正面灌输更能使学生入耳入心。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教师的一句话,往往可以使学生铭记终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刘国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新课程.2010年12期
[2]王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考试周刊.2011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