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别说你已经讲过
【作者】 刘金铃
【机构】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吐丝口小学
经常听到老师们说:“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了”,或者有的说:“这个题已经训练过了,学生咋还不会,还老是出错呢?”的确,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和烦恼。就在前几天,我就再一次碰到了这个现象,明明已经练习过,并且讲解过,但是仍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出错,当时可谓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怒自从五脏生,此情此景,想必不止一次,更不止一人。但冷静一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不是经常老师在前边讲,我们在后边忘,是不是经常家长千叮咛,我们万相忘。但是现在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简单的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都会记住,只要训练了学生就都能掌握,这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呢?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讲”,让他们相互订正,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统一讲解,最后加以巩固练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老师的负担减轻了许多,最主要的是效率提高了许多,真可谓是一举三得。然后,和一名老师交流这种方法时,她并不很赞同,说:“你在××班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行不行”,言外之意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然后,我开始注意观察她在××班的上课方式,原来,为了“讲”的更仔细,她总是把一节40分钟的课上成45分钟,甚至48分钟,唯恐有所遗漏,可谓是苦口婆心、面面俱到、不辞辛劳,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但是,学生并不买账,甚至是走下坡路,成绩越来越不好,如是,老师越来越心急,讲的更加仔细深入,学生更不好,老师更投入,陷入了恶性循环,每每都是老师慷慨激昂,学生昏昏欲睡。
不禁反思:原因在哪里,是讲的不对还是学习内容缺乏吸引力?再深入思考一下,或者换位思考一下,以上两点皆不是,应该是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只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去想:学生可能那里不会,那里需要讲解,那里需要练习,而没有看到其真正不会的地方在哪里,真正想听讲解的地方在哪,真正需要练习的地方在哪,就好比曾经看过的一幅漫画一样:一个养牛人认为牛渴了,然后按着牛头让其喝水,实在是可笑之极。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现象,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就让学生讲,教师适当“懒”一下,多点拨,多引导,多用巧劲,这样才不会事与愿违,才能够既有“教”,更有“学”,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今后,再碰到学生出错的时候,尽量不要说“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了”,或“这个题已经训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