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作者】 黄海宁
【机构】 广西梧州市苍海高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我们认识物质组成和存在的关键学科,新课程实施在化学教学上也发生着许多相应的改变。教师要反思教法,研究教材和补充多样的实验,教学中要多采用探究法教学,增强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令化学从神奇变成吸引,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有效教学方法;创设学生趣味情境;优化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由地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涉及而又面面浅谈、知识没有旧教材的体系化、安排的课时太少以及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这些来自教材和课程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才是课堂教学优化的前提。我们教学的依据是新课程的新标准,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一步,如果老师都没有从旧的教学框架中转变,那么在新教材中就无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因为新教材的缺憾与空白是需要教师去发现和补充,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要求教师从没有生气的死“教教材”转变为多变生动的灵活“用教材”,通过有实效的教研教学,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智慧,对知识进行重组、活用。尽量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只有结果精心预设和 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进行实际镜框的灵活调控,追求高效和务实的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课堂。化学才能够从学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成为有用的学科。
其次,如何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每一门学科都各不相同,各有方法。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要将课堂教学这门极其复杂、内涵丰富的艺术展现好,是我们优化教学的关键。别人的教学模式有用,但用在 自己的身上不一定有用,所以不能照搬或者刻意追求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灵活和创造性使用各种方法甚至多种并用,才能适应课改要求。我们知道新课程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起点发展的要求。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本身都是实用的,用得好才是适合我们学生和老师的好方法,用得不好那么就是坏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知道是否符合了教学理念,学生的基本理解是否到达预定目标,作业是否无从下手。在实际实验中是否能够自己应用已学知识等。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创设出三维目标。实现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
第一,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给知识注入生命,活学活用知识才能变得鲜活而不是死气沉沉。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功能,作为教师要善于为他们创设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大胆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激励,形成师生“打成一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尽可能设置良好的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心向。比如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自己建立学习小组,定期总结和探究新学知识和遇到的问题。这个方法虽然是旧的教学方法,都是很受学生欢迎。因为优良的学习情景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给学生来一些趣味化学竞赛,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结合化学知识,顿时学习氛围就 活跃了。
第三,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论认为:学习是无序到有序的结构化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主要是: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
最后,注重实验的结合性。由教师的演示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转变。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如带领学生到玻璃厂、燃气公司、自来水厂、环保局等单位参观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作为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起来。通过“问题式探究导学”教学在化学教学在化学教育 中的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缩小了因 地域差异和教育教学中软硬设施差异给民族薄弱学校学生带来的先天性差异的 距离,开发了学生的智 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刘旖洁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成功教育》2011年07期,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