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尝试
【作者】 谭文芳
【机构】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大桥中学
【摘要】在现代资讯快速传播的年代,现行的音乐教学课本,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需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当中,音乐教科书里的音乐欣赏曲目,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更容易对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感兴趣。在种类繁多的流行音乐中,找一些优秀的作品融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对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音乐欣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现代资讯快速传播的年代,现在的音乐教学课本,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当中,音乐教科书里的音乐欣赏曲目,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更容易对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感兴趣。在种类繁多的流行音乐中,找一些优秀的作品融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对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为学生树立感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一、流行音乐坛刮起“中国风”
“中国风”的流行音乐,简单的说就是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二、选择好“中国风”的流行音乐
随着社会发展潮流的更新,由于商业运作导致“中国风”的音乐作品良莠不齐。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特殊阶段,课本上节选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就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情趣。课本上的歌曲和欣赏曲目还可拓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中学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很好地将这些“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加以分析,并和所用教材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欣赏流行音乐的水平,同时也使这些高深难懂的传统音乐知识散发出时尚气息,借助流行音乐的方式为大家所接受。
三、把“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带进欣赏课课堂
在音乐欣赏课中,用“中国风”的歌曲作为导入,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欣赏的兴趣,甚至一些同学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然后,再欣赏原版的民歌,由于学生对民歌的旋律和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欣赏起来也更有兴趣,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与“流行版”的进行比较,加深对原版歌曲的理解。中国风的歌曲大致分为三大类:
1.根据古代诗词歌赋元素编创的现代音乐
时下,在一些流行歌曲中采用了古代的诗词歌赋作为歌词,采用现代的作曲技法编创了具有浓郁中国元素,有些诗词歌赋正好是中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学到的诗歌。把这类歌曲带进音乐欣赏课堂,可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又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牢记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给学生欣赏此类歌曲时,要告诉学生歌曲的出处,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编创技法上有几种:
①完全采用原诗词编创的流行歌曲。如: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徐小凤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几多愁》分别出自李煜的《相见欢》和《虞美人》。
②借用词牌名、曲牌名或部分词句编创的流行歌曲。“中国风”歌曲都是运用的民族五声调式,并借鉴古典和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旋律加以重新填词,对古典旋律的感受能增强学生对民族美的感受。如:胡彦斌的《潇湘雨》,伊能静的《念奴娇》就是采用词牌名作为编创原型的。
③采用古代旋律特点编创的流行歌曲。这种歌曲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歌词描述古今掺杂,唱腔上土洋集合,旋律上古典悠远,编曲上中西合璧。如: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菊花台》、《兰亭序》;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月亮之上》,传递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优美的荷塘以及辽阔的内蒙古草原。
2.根据戏曲元素编创的新歌
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京剧、昆剧等传统剧种在现代音乐的撞击下依旧发出沁人的馨香。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单纯的让学生欣赏传统的戏曲音乐,不免枯燥乏味,先让学生听些带有戏曲色彩的流行音乐,能够让学提起兴趣,增加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求知欲望。如:王力宏的《在梅边》借鉴了昆曲的表现手法,其中的念白部分与现代的RAP有一曲同工至妙。花儿乐队的《鹊桥汇》和后弦的《西厢记》可以听到传统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影子。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中有反串的花旦唱腔,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京剧的“梅派”风格。除此之外还有周杰伦的《兰亭序》、《霍元甲》,把女声男唱融进流行音乐,信乐团的《北京一夜》更是把京剧花旦的唱腔发挥到极致。陶喆演唱的歌曲《苏三说》,歌曲中加入了京剧的唱段《苏三起解》。
3.带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流行歌曲
在教学《八音之乐》音乐欣赏教学,给学生播放几首大量运用民族乐器配器的流行歌曲,让学生在旋律优美、激情荡漾的流行歌曲欣赏中,感受民族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比如:S H E的《十面埋伏》可以欣赏到一小段琵琶演奏的古曲《十面埋伏》;吴克群的《将军令》可以听到传统的唢呐;听林俊杰的《醉赤壁》可以欣赏到凄美的二胡声;冯小泉和曾格格的《天上人间》更是可以领略到我国众多吹奏乐器的天籁之声;玖月奇迹的《中国美》上也有中国传统乐器的影子,
四、欣赏课教学收到的效果
1.引入“中国风”流行音乐丰富了课堂内容
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相对肤浅,多停留在简单的“喜欢、不喜欢”的表层,无法深入阐述,殊不知流行音乐作品中有些也蕴藏着教材音乐中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古典、民族音乐相比,当今学生接触最多和最喜爱的还是流行音乐,教师有选择性的将一部分吸收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素材的流行音乐,结合本课的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是民族与流行的一种结合,也是新课程改革中音乐课堂提倡多元文化的一种尝试。活跃课堂气氛,淡化技能性,突出欣赏性、审美性。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模式,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初中音乐课堂开展雅俗共赏的专题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五彩缤纷的流行音乐世界,能够做出属于客观理性的评价。将一些浅俗的网络歌曲与学习的“中国风”流行歌曲比较,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并讨论价值所在,这样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反而要好得多。
3.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拓宽欣赏视野
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最直观的感受是聆听其旋律,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易记。音乐老师不能老是在自己过去所学的范畴中自以为是的散步,拒绝一些现代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把好的音乐作品带入课堂教学多做尝试。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去聆听他们所聆听的,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深深被音乐所打动,所吸引,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学生会体会到民族传统音调赋予流行歌曲的独特风格,学生也体会到同样的旋律给予编配不同的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意境也有所不同,感受这些古文化内容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能让学生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也流行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风音乐史》[J] 黄晓亮.2002年第11期
[2]《艺术概论》 孙美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走过流行音乐的四分之一世纪》[M] 王澄翔.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5]《他们为何大红大紫》[M]. 义晓.武汉出版社.2005
[6]《论新音乐的历史观》[J]. 刘再升. 1999年第1期
[7]《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