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德育方法研究
【作者】 田仁贵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期新事物层出无穷,对我们新时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新挑战,这要求我们深入调查,寻找重点,探究德育工作新思路;创新方法,点滴渗透,巧辟蹊径解难题;以点带面,多法并举,开启德育工作新篇章。【关键词】学校德育;方法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未成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未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只有提高未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的稳定,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调查,寻找重点,探究德育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新事物层出无穷,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存在工作千头万绪,面面俱到,不断强调,却收效甚微的问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德育工作的重点。
1、淡薄诚信意识。目前部分中学生不诚实,不讲信用,如:犯了错,当面向教师保证不会再犯,但没过几天“故事重演”;考试作弊得了高分还四处炫耀;班上偶发事件的知情者或目击者,不敢说实话,教师调查时说“不知道”;借钱不还,还强词夺理等。
2、漠视学校纪律。学校是一个集体,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的一切工作就会乱套,教育教学工作就难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遵规守纪的学生在学生中应得到尊重和褒扬,却被部分学生说成是“死板”,而那些我行我素、屡犯校规的学生,却被部分学生视为“英雄”。
3、颠倒了学习的榜样。部分中学生对影视明星和球星疯狂崇拜,对英烈劳模、先进人物却漠然置之;部分中学生对被评为优秀学生者讽刺挖苦,对不思进取者却效仿从之。
综上所述中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当代中学生的荣辱观令人担忧,部分中学生已经模糊了荣辱的界限,甚至出现美丑颠倒、是非不辨的情况。仔细分析,笔者认为上述问题源自以下原因:
1、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不良渗透。
2、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使教育得不到均衡发展,学校“重培优、轻转差”,“重质量、轻素质”,学困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尊重与关爱,心理上产生了偏差,如被分到慢班的个别学生仇视学校,怨恨老师,甚至憎恨社会。
3、家庭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不检点的言行影响孩子;部分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放纵其言行;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
经过调查分析,确定并坚持在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矫正学生错了位的荣辱观是作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前提。
二、创新方法,点滴渗透,巧辟蹊径解难题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荣辱观教育,因为初中生的认识水平有限,要创新工作方法,以活动形式为载体,进行点滴渗透,使正确的荣辱观入脑入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落实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让每位学生的学习机会得到尊重,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学生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不会产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仇视。提高教学成绩与素质教育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愉快,培养优生与转变差生并举,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也同样得到学校的重视,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在学校里捣乱。
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自身的价值
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荣辱观,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到街上或路边捡垃圾,到养老院打扫卫生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上的人们给予的赞许目光或言语。并且向媒体报道他们的事迹,如果登报了,将其在学校橱窗中展出,让他们感悟自身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部分中学生荣辱观的错位,是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另外,由于学生社会阅历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某些东西往往是盲目认同,严重地干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为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寓辨别是非的能力于各项活动之中。如开展主题班会或者辩论赛等活动。第二,利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重视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和语文课。第三,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用橱窗展出典型事例,用校园广播播出好人好事等方式,正面引导,弘扬正气。
三、以点带面,多法并举,开启德育工作新篇章
坚持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点带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1、学生的言行文明了。开展荣辱观教育,让学生以“做文明学生”为荣,讲文明、讲礼貌尉然成风,见面主动问好,自觉使用文明用语,课间不再疯狂打闹,课间操和集会井然有序,升国旗时庄重、严肃、唱国歌声音洪亮。
2、校园环境整洁了。形成了学生以“爱我校园”为荣,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能及时彻底打扫卫生,不随手扔垃圾,偶尔发现果皮纸屑能自觉捡起;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破坏公物。
3、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开展荣辱观教育,让学生以“兴我学校”为荣,使校园里洋溢自觉学习、勤奋学习的气息,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不睡觉,不说话,不照抄作业、考试不作弊。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涉及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抓住荣辱观教育这个重点,完善措施,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让这种学校文化,既能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校园人,能整体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又能保障着我们校园人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