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初中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作者】 吴萍娟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民族中学

【摘要】初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常变常新的问题,由于初高中学生发展水平和课程的实际要求客观上存在差异。因此,这一问题始终是摆在教师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根据高一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从知识结构,教法的转变,学法转变,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索在高一阶段如何应对出高中数学的衔接。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衔接问题,分析
【正文】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曾经有位高中老师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一方面,在义务教育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高一学习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而高一的新生中,怕数学成了一个普通的现象。不少同学都说:高一数学抽象程度高、逻辑推理强,知识难度大。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为此,我们必须根据高一学生实际,对初高分化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全面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

  一、心理状态的衔接。初中生活泼好动,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比较单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还把他们当作偏向于儿童的未成年人;初三学年的奋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对学生提出了上高中的奋斗目标,各方面都对他们管束得较严;终于考上高中,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家长认为孩子已长大,没必要管得太多,学生入学后没了初三的紧迫感,在行动上自然没初三那时的冲劲;又加上学哥学姐们早就灌输了一些高中数学难学的“经验”,所以一上高中,就自然产生了对数学的“畏惧感”,由此影响了高一数学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在高一刚开学就告诉学生:新环境、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任何人都可以跨过的一个小坎,我们只要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好下面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由于初中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压缩而目前的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都没有大的变化。初中压缩了的部分教学内容在目前的高一数学教材中是插入相应教材中间的,例如“余弦定理”放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后,给实际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异面直线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不能进行,因此教学内容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应先行进行教学,如:正弦、余弦定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课堂教学中多教师讲,学生听,接着学生练习,每节课中学生围绕一二种题型进行反复训练,尽量做到“举三仿一”。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课标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只能教会学生尽量做到“举一仿三”。在教学上,要优化课堂设计,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做到:首先,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其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第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的课堂,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习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教会学生,在课堂上力争做到“四个超前”:超前想、超前做、超前总结,超前提问;在课下要学会“三种复习”:课后及时复习、每一单元及时复习、考前及时复习;做作业做到“三项要求”:先复习后再做作业,作业卷面做到规范整洁,出现错解做到查明原因再重做。由此,在学习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明其理,还产生自己的想法;知一点,恍然大悟,懂得一片;能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见解、新问题、新结论。正如《课程标准》里所说: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变化。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的存在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提高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