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陈彩治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东陵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核心应该是引起学生的数学思惟,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是思考和解决问题。本文从解题模式、训练指导、生活实践和开放练等四方面加以论述,结合典型课例,强化“解决问题”探究,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数学;解决问题;模式;训练;实践;练习
【正文】

      《数学标准课程》认为:“教材不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模仿对象,而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学习的目的不是会解决一些问题,更不是会简单的模仿,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问题意识、策略意识,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教学核心是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呢?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本人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效果。

  一、确立解题模式,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是一种不可传递的解决问题的意识,是学生充分练习体验之后形成的一种意识,是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到要用什么合适方法的意识。

  当教学问题需要解决时,应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经历与体验中主动构建模型。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解题的技巧,还会主动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一条丝线围成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可以用这条丝线围成正方形吗?如果可以,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厘米?大多数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感到困惑,我没有立刻告诉学生两个图形周长的关系,而是通过演示:先将一条线围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展开再围成一个正方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是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4。此题中渗透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感受到转化的策略能把生活中的难题变简单,就能以此为启发,快速地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教学时,有计划地结合具体情境,经常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确立解题模型,总结出隐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促使学生形成更抽象的数学思维,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二、强化训练指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通过观察、画线段图、实物图,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从而对题目有更全面的理解。教师如果能再结合数学活动进行分析方法的指导和渗透,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分析与思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星期六,洋洋回老家看奶奶,他早上800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路途长3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这是学生学习了时间的计算和多位数乘一数之后,让学生完成的一道练习,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脸上出现了困惑的表情,于是,我向学生提问,从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距离、速度),要完成这道题,还必须求出什么(时间)?,怎么求?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解题的思路。最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同桌讨论完成,然后汇报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甲:80012时经过了4小时,4×90=360千米,比题目给的380千米少,所以不能到达。

  学生乙:80012时经过了4小时,380÷90=4小时……20千米,因为时间只有4小时,所以有20米没走完,不能到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逐步理清解题的思路,再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这不仅从数学思想层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而且更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给学生以丰富的经验积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实践,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些学生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高深莫测的,是难以理解的。其实,我们实际生活中也常用到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时适当从身边的例子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针对五年级的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变通思维。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210人,教师12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今日放映:《阿凡达》,成人票:每张60元;学生票:每张30元;团体票:每张40元(20人或2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请想出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法,并算出一共要花多少钱购票?

  该题目一向学生出示,学生们非常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法。

  下面是各种学生的不同方法:

  第一方法,各人买各人的票:12×60+210×30=7020()

  第二方法,所有人一起买团体票:(12+210)×40=8480()

  第三方法,从学生中拿出8人和教师组成一个团体,其余购买学生票:20×40+210-8)×30=6860()

  第四方法:……

  对于相同的一个问题,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每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们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在教学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应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提升,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分析普遍的数量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教学,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基本的数量关系,都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如:①我们班共45人,都要买一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8元,要付多少元?②小明要去上学,一分钟走75米,走了11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课件演示其买文具盒、小明走路上学整个过程)等等,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列式是45×875×11,学生由原先的应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过渡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能撇开具体的情境和运算的具体意义,进行抽象的思考,完成了数量关系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简化了烦琐的思维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体会到数学方法源于生活,而且有些问题的解决并不难理解和操作。例如,学生大多很熟悉肯德基的套餐销售方式,如果教师能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对方法的学习更有归属感,学生数学思维也可以得到更大提高。

  四、设计开放练习,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用数学。如何设计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收获呢?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提供实践机会,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例如在课内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外让学生去计算自己卧室的面积;在课内学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课外让学生测试自己从家到学校的速度和时间,计算出家到学校的距离。如也有学生十分陌生和抽象的,如千米、吨、公顷、平方千米等等。计量单位不但多,而且那么复杂,而且还要记住他们之间的进率,这实在不容易。但是,如果教学时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记一记、算一算,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迁移问题的解法。

  在讲授了有余数的除法后,可建议学生观察夜晚装饰着霓虹灯的大厦,目测大厦四周大概挂着多少个霓虹灯?有几种颜色?按什么规律排列?并利用余数,推算出第几个霓虹灯是什么颜色?又如: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然后算出每天吃饭、睡觉、上课、做作业、活动等各用去的时间,并且要自我评价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时、分、秒”的知识,而且还把这一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了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三)、作业内容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业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通常会布置三种层次的作业:巩固型(必做)、提高型的(自选)、拓展型(自选)。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这样,解决问题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收集有关资料,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实践中将知识拓展延伸,开发其创造力,丰富其想象力,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书写一个创造的人生。

  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丰富,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老师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老师通过一定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觉得要解决的问题,离自己并不遥远,在实践中,问题解决才有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刘显国《小学数学解题训练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