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职业高中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宗金
【机构】 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在实践中自觉运用知识,培养创新的能力。【关键词】职业高中音乐课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技巧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束缚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而职业高中音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想象过程中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而产生灵感,而灵感是产生创造表现的前提。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对声音的感知、感受来完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如以幻想为前提,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或在“律动”中,体验音乐;或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或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
培养学生想象力不仅可以通过标题音乐进行想象,还可以找一些无标题音乐,如视唱、各种练习曲,使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另在学习歌曲或欣赏音乐之前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歌词内涵,说出歌曲的情绪,或借助画面、道具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情绪,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很好办法。让生活的感悟先走进音乐,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常常会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审问式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因为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而影响课堂效率。同时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受到限制,往往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现代教育理念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才能真正通过音乐学科学习提高欣赏感悟的能力。观念转变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了。教师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创设空间、激发热情、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的内容,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去感受美、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其次教师要提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幼儿时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前期、青春期,学生的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表现力的关键。当然,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表演舞台是十分有限的,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不是通过这小小的舞台表现后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字正腔圆的歌声、舒展优美的舞姿、高雅端庄的气质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表现美;教师还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的话语感染学生,尤其不善表现的学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他所要表现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松、自然地展现自己。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成立合唱团、话剧文学社。定期的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都是提供学生展示能力、增强信心、提高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音乐会、电视晚会,注意观察,深刻体会艺术家演绎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精华,了解音乐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乐器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韵律感国际上音乐课堂中重视器乐教学的例子很多。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备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编有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器乐的实践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二声部、副旋律时出现音准不稳的现象,而且体会到副旋律在歌唱中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使学生既提高学习兴趣,又明白易懂,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而生动。加强律动的培养,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音乐的律动和歌唱表演是最能表达学生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运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和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有线条、有起伏,连、断相宜的表现出来,也就是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这个概念。达尔克罗兹曾说过:“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趣的激情中去,把乐曲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律动可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但是律动教学不能只重视动作技巧训练,也不能只局限于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使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操练,而应该着眼于素质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学,使学生从实践中找到真知。利用先进的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正处于直觉感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时期,他们常常只局限于看到事物的具体特点和外部联系,对揭示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内部联系的能力还比较缺乏,思维能力还处于具体思维阶段,部分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如果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了行动有趣、色彩鲜艳、动静恰当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参与教学全过程,使静态知识借助动作处理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好课件,用一些图画和音响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亲自进行音乐的演奏,加强器乐的辅助教学,使学生更为主观的感知音乐;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投入其中,加强了律动的修养,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加强了教学工具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收到较好的效果。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艺术,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演唱、听辨中不断领悟,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才能真正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五、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作时机、激发学生扑捉灵感,积极进入创作空间。我在歌曲《鼓浪屿之波》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就采取了运用联想记忆法,结果很多学生不仅运用了联想还运用了肢体语言帮助记忆,我抓住契机,干脆让学生演双簧,连说带演,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习歌曲、歌词的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扑捉灵感的重要手段。
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创新的快乐。如在表现作品时,学生可用舞蹈、打击乐器伴奏,也可用诗歌、故事、绘画等表现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独创能力。如何在职高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思想主张以鼓励为主,激发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和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