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 孟宪云

【机构】 新疆伊犁昭苏县团结小学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改革中小修小改较多,总体突破不大;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还比较繁琐,跳不出对课文“分析”的框框;“理解”的层面要求过高,缺乏“运用”这一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媒体、手段单一,整体教学效率不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正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大家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老师们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让学生多读多背,在课堂上比较充分,不少课堂上书声朗朗;不少学校的教学干部,不仅重视抓教学,而且对应该抓什么比以前清楚了;一批中青年教师更加成熟。这些都是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学改革中小修小改较多,总体突破不大;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还比较繁琐,跳不出对课文“分析”的框框;“理解”的层面要求过高,缺乏“运用”这一层面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媒体、手段单一,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凡此等等,与社会需求、人民的期望有着较大的距离。造成今天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来自语文教学的本身。

  一是教材过旧。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内容比较陈旧,远离学生生活,一些新知识又未能及时补充,缺乏时代感。二是教学过细。不少教师很少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什么都是从“零”开始。如低年级识字教学,把一个字拆分几个部分,再逐一组合,反反复复,耗时低效。中高年级,对一篇很美的课文,按字、词、句、段、篇的结构,逐一讲解,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对整篇文章的感知感悟。教学过细的结果是,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割裂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三是作业过多。语文的作业量,恐怕在各学科中是最重的。除了机械性的识记、抄写、死记等之外,还有归纳课文的段落的大意、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再加上硬性的写作文、记日记,更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四是要求过死。现在的语文作业要求越来越具体化,口子越来越窄,惟有顺着老师的思路,依照参考书的结论,过多的用统一标准、用同一个答案要求学生……这对本该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语文科来说,无疑是给学生戴上了“紧箍咒”,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创造与想象,只是让学生“就范”,很难谈得上创新,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承认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承认学生具有差异性。那么,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就要细心观察、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特长,鼓励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具体到阅读教学上,就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讲究训练的实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要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在以读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会读善读的能力。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激发学生情感,陶冶情操;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    

  作文教学中,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优势,允许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习作,而不要局限于已有的框框和成人的标准。如果我们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就会发现每个儿童的世界都是合理的,他们的习作都有独到之处。我们必须善于体会儿童内心世界,发现并鼓励他们的长处,让每个儿童都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大力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当明确,在由学生、教师、教材三方组成的教学行为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对于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语文课就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答疑、鼓励等。一句话,就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有必要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有个重新认识。传统习惯上,把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读写,把课文的字词句段篇,把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基础训练当作教学内容。应该说,这些是教学内容,但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全部。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宽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能一成不变,要发展地看。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可适当引进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二是要活用课文。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不要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所谓活用,年级不同,教学重点不同。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语言实践活动”多数可以在课外开展,课上适当联系,如办手抄报;有些可以直接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开故事会,诵读比赛,演课本剧……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我们要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