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朋毛才仁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九年一贯制寄校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各种积极措施,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努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心理品质健康与否,对于他们成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适应与承受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细致敏锐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灵活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显然与传授知识同样重要。回归生命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各种积极措施,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努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儿女期望过高,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一些挫折就感到内疚,有的始终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己不行”的想法,这会给学生带来消极被动的负面影响,自卑心理也自然滋长。由于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XXX,你真棒!”;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就对他说“继续努力。”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数学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时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惩罚,殊不知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其实,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宽容一点,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更喜欢老师一些,会更崇敬老师一些,成绩岂会不进步。因此,通过合理的评价可以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其次,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情绪
学习焦虑是中学生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错,但非常看重成绩,临考睡不着觉,考试时对难题提不起放不下,有时头脑一片空白,这样的结果是失败,又成了下次的压力。因此要改变的是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如果学生考的不好,就受到老师的一味批评,同学的嘲笑,就会感到一切不如别人。也会因此对考试形成恐惧,产生考试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成功,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弱化考试的价值评价功能。我通过多次的思想工作,通过试题的讲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错的地方,弄清哪些是不懂失分的,哪些是粗心造成的,哪些是已经掌握的,让学生明白焦虑于事无补,倒不如豁出去,反正也不可能有更坏的情况。
再次,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才能更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在计算、证明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人也许有快慢之说,而对不同的人却不存在优劣之分。作为老师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符合现代认知建构主义思想,是释放学生自信心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最后,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除了过度自卑的学生外,也有一些学生自我意识过强,过高估计自己,这些学生自我显示欲望过强,在学习上,总想一鸣惊人,总想抛开常规思路,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常常适得其反。还有的眼高手低,大而化之,考试失误也不去找原因,不认真规划解题过程,烦于计算,屡考屡败,还自鸣得意,说:XX题我会做,只是时间不够。我设法让他们明白,考试题的求解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铃响后才找到思路,其结果与不懂是相同的。教育他们明白成功的共性:眼前的事先做好。数学是一门科学,学好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务必踏踏实实。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外,还应该在课堂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困难,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努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