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有机链接例谈

【作者】 万 萌

【机构】 山东省临沂红旗小学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有机链接的基本有效策略:以话题、活动、情景、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环节;有机链接;语言综合运用”
【正文】

      本文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6 In a nature parkPartA? Read and write 一课为例,谈谈英语课堂教学环节的巧妙过渡、自然链接的方法与策略。这一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一个讨论Holiday picture的对话,能够听说认读、准确熟练运用句型:Is there ……及其肯定否定回答;会模仿对话谈论或简单的描述自己的Holiday picture或某个自然公园。这节课我采取了如下链接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从复习到引入,以话题为链接

  小学生的暂时记忆优于长久记忆,对知识易接受也易遗忘,教师在每节课开课前要酌情进行滚动复习,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巧妙的引入新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上课伊始,我和依次谈论了以下话题: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B What day is it today? C What do you have on ? D Whats in our classroom?将重点落在话题D上。当谈论到话题D时,学生回答:① There are many desks and chairs in our classroom.There is a blackboard, ten lights and a radio. There are six windows and green curtains.看到时机已熟,就利用电教室的资源引出新概念:①Is there a computer in our classroom? 引导学生回答Yesthere is.Is there an air-conditioner in our classroom?学生环顾教室,纷纷答到:Yesthere is.追问:Where is the air-conditioner?(穿插复习前一单元的方位介词)学生抢答:Its near the window.Is there a TV?学生再次环顾教室,摇头答:No.师补充:No, there isnt.再问几句加以巩固。这样将几个单元的重点有机的串联起来进行整体回顾,用已学过的There be 句型自然引出其一般疑问句Is there将本课的重点在接触对话之前让学生理解了,为学习对话作了很好的铺垫,且在师生谈论教室轻松的这个话题中巧妙地引入了新概念。 

  二、从学习到操练,以活动为链接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因此在新概念的引入后,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来学习感悟课文对话。 

  活动:Have an interviewing game?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holidays?

  Ss: Yes.

  T: I have some holiday pictures?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Ss: Sure.

  T: (打开课件中的笔者去汉中兴元湖旅游的照片)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n the park is?

  Ss: Yes.

  T: Well. Who wants to be a little reporter and asks me some questions? For example: Is there a big lake in the park?

  S1: (上前手执话筒)Hello, Miss He. Can I interview you for your holiday picture?

  T: Certainly.

  S1:Is there a path in the park?

  T: Yes, there is . 

  S1: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ark?

  T: No, there isnt. But there is a big lake.

  S1:Thank you very much.

  T: Youre welcome.

  让自告奋勇的另一名学生当小记者来采访。接着过渡到课文对话:Good job. You are a good reporter. Today Wu Yifan wants to show you his holiday picture ,too.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whats in the park?打开课件观看情景对话,小组、同桌、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

  由示范引导到大胆放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无拼凑之感。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了参与面,增强了Practice的实效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从操练到运用,以情景为链接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鹦鹉学舌并不是运用,真正的运用要在实际生活或近似生活的情境中灵活恰当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生的会话交际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学生获得了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要善于给他们创设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的空间。

  四、从运用到拓展,以生活为链接

  新课标在语言技能二级目标要求明确提到“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些初步的学习策略、掌握了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因此看完几组的情景表演后,我采用从课堂走向到生活、由口头操练提升到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拓展训练。

  从简要的评价过渡到拓展homework,将口头练习落实到书面表达,学生在绘画、描述家乡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美、大自然的美,激发了爱乡情感,作业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实现了英语学习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文化)”的有机整合,创造了“趣味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邵金.2006.小学英语课文教学感悟〔M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0):16-1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海平.2005.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4):4-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