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下的应用
【作者】 李咏勤
【机构】 新疆霍城县清水河镇农科站小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数学课程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本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理解数学知识的平台,促进数学变式教学的发展。有效的开展数学实验,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理念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整数学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促进数学知识结构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课程;数学应用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教学中设计的可见多了,课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为此,我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体会。
一、注意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往那种单一、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一个声形一体,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学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组织好课堂讨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2)把握多媒体的使用时机,避免“满堂灌”的误区,部分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堂课的内容都展现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
(3)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尽管它是一种很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中,为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虽然可以用多媒体作演示,但可信度会降低,我们采用实物教具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亲手试一试可信度就大多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教学的反馈,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精心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教学兴趣。
(1)近几年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现在的农村远程教育的开通,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经过多年的时间观察,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的积极性要普遍优于其他教师,而且教学质量与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其他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大大的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更加喜爱本科的学习。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一昼夜钟面从0点到24点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同时演示夜色,星星、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形、声、色、动、静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上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上过课的教师都知道,要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吸引不了学生。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媒介,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和静态完美的结合起来。今天我们已进入了必须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手段,我们必需多花点时间制作一些实用的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我经常在上数学课时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的欲望。
(3)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题,而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较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正好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复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把一大章节的内容通过图像、动画的形式实现了知识的再现,利用图表、文章的形式实现了章节的知识结构,避免了板书不足,节省了时间。
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2)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度。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中画折线统计图时,如果只依靠课本教学是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片面理解,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利用课件,学生不仅能直观的看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而且能激发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此外,数学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如平移、旋转、对称、割补等,或者需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处理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演示,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认知工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的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教学中注意重视数学定义的产生、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要把先进的技术当成直观的演示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总之,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将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和人文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乐于思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教育实践与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教学中设计的可见多了,课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为此,我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体会。
一、注意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往那种单一、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一个声形一体,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学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组织好课堂讨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2)把握多媒体的使用时机,避免“满堂灌”的误区,部分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堂课的内容都展现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
(3)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尽管它是一种很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中,为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虽然可以用多媒体作演示,但可信度会降低,我们采用实物教具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亲手试一试可信度就大多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教学的反馈,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精心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教学兴趣。
(1)近几年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现在的农村远程教育的开通,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经过多年的时间观察,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的积极性要普遍优于其他教师,而且教学质量与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其他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大大的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更加喜爱本科的学习。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一昼夜钟面从0点到24点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同时演示夜色,星星、月亮逐渐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形、声、色、动、静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上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上过课的教师都知道,要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吸引不了学生。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媒介,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和静态完美的结合起来。今天我们已进入了必须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手段,我们必需多花点时间制作一些实用的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我经常在上数学课时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的欲望。
(3)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题,而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较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正好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例如:在复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把一大章节的内容通过图像、动画的形式实现了知识的再现,利用图表、文章的形式实现了章节的知识结构,避免了板书不足,节省了时间。
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2)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度。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中画折线统计图时,如果只依靠课本教学是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片面理解,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利用课件,学生不仅能直观的看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而且能激发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此外,数学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如平移、旋转、对称、割补等,或者需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处理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演示,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认知工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的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教学中注意重视数学定义的产生、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要把先进的技术当成直观的演示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总之,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将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和人文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乐于思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教育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