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构建微笑高中地理课堂的研究

【作者】 陈仁贵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

【摘要】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那么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关健在那里?笔者认为,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构建微笑地理课堂与实施微笑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充满亲和力的微笑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师的一种有效教学技能,是尊重、平等、关爱、赏识等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可以收到“亲其师,则信其道”的效能。本文从微笑地理课堂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特征、基本原则以及实现微笑地理课堂教学有效途径方法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笑;地理;课堂
【正文】
  地理学科文理兼容,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微笑地理课堂,努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喜欢地理老师,喜欢地理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构建微笑地理课堂,营造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生活,让地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精神家园,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微笑地理课堂的基本内涵 
  1、微笑地理课堂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微笑教师观、微笑学生观和微笑家长观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心心相印、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
  2、微笑地理课堂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智力,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3、微笑地理课堂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学生在微笑教育的氛围中,情绪智力将稳步提高。把微笑带进地理课堂,让笑的艺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构建微笑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     
  二、微笑地理课堂理论依据以及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1.微笑地理课堂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它的理论依据是
  (1)哲学依据: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微笑地理课堂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2)教育学依据: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微笑地理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   
  (3)心理学依据:①个性的整体性。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使各方面关系和谐,使认识、情感、意志等相互影响、有机结合。微笑地理课堂是促进个性充分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想象活跃、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微笑地理课堂是实现心理潜能发挥的有效方法。
  2.微笑地理课堂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1)以生为本的特征。微笑地理课堂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微笑地理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主动与和谐发展,促进人性价值的提高。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发现、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微笑地理课堂的最基本要求。
  (2)趣味与愉快的特征。微笑地理课堂具有一种诱人的趣味,没有冰冷生硬的灌输,没有机械单调的重复,没有枯燥无味的填塞,没有令人生厌的说教,没有繁杂呆板的训练;问题的呈现鲜活生动,贴近生活;教师的点拔、学生的探究、师生的互动妙趣横生,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和乐趣走进课堂,享受课堂。微笑地理课堂充满洋溢轻松与愉悦,学生在微笑地理课堂中享受快乐与舒畅。微笑地理课堂能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情境中,实现知识技能与心智情感价值观的丰盈。
  三、实现微笑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快乐老师与快乐课堂的原则
  地理学科教育承担培养学生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的重任。地理教师心中装得下陆地、海洋、地球、天空,还有什么装不下呢?因此,地理教师是最达观、最经常面带微笑的老师。地理教师应运用地理的“趣”引起学生的好奇,用地理的“美”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应该每天踏着轻快的步伐,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室,亲切地和学生交流,给他们一种积极、快乐的形象,用自身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科的热情。快乐的老师才能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
  2、师生和谐与课堂和谐的原则
  学生因为喜欢地理老师继而喜欢地理学科。行春风,得夏雨,以爱待生,回报的肯定是尊重和爱戴。而冷漠待生,收获的必然是抵触和对立。师生关系和谐才能营造和谐课堂,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最终达到能力和智力双向发展。
  四、实现微笑地理课堂教学有效途径和方法
  实现微笑地理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方法是营造“快乐环境”和设计“快乐活动”方法。可从如下五方面入手,去营造“快乐环境”和设计“快乐活动”,从而实现微笑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语言生动活泼
  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从而产生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譬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地球自转和自转速度的知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描述了江淮地区梅雨天气特点;“高处不胜寒”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结果;“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大的特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山地垂直地带性差异等等,这些生动的教学语言而富有激情,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把一堂课上得如诗情画意,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2、渗透地理故事,增加课堂情趣
  在微笑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小故事,往往能起到课堂“调味剂”的作用,它使理论性强、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思维。
  3、教学活动巧设悬疑
  疑能引思,思则生趣,学习与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在微笑地理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做到收放自如前提下,可适当时机和学生“玩一玩”或卖关子,适度巧设悬疑,以增加课堂的情趣,能让学生克服思维疲劳,激发求知欲望。例如,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可设疑:1519年9月12日,西班牙麦哲伦船队向西航行,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三年多后,他们终于绕过非洲胜利到达佛得角群岛,但与当地居民对照日期时,却发现少了一天,而他们的航海日志显示绝对没有记错时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适度巧设悬疑,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4、让学生多说
  在微笑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培养学生用准确、简练、清晰的地理语言熟练地表达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教师面带笑容对待学生的回答,而且报以真诚、客观、精辟的点评,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微笑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润滑剂,当学生没有回答出提问时,教师可以微笑着鼓励他“再想想”、“你会回答好的”,这样能够缓解他的尴尬和紧张进而深入思考.
  5、让学生多练
  (1)培养学生看图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在微笑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悉心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及地图册,如地形图政区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把地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优化有效课堂教学。
  (2)让学生动手绘图、拼图及绘制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和表达。如动手拼中国政区拼图,可熟悉中国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动手计算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动手自制教具、地球仪;动手绘制统计图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表等等。
  (3)让学生动手演示,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尽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能。如让学生拔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会让学生对地球“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转有更具体和深刻的记忆。
  (4)让学生动手做《课堂学习单》中的练习安排,人人做普及题,选做提高题,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分层教学思想,使得学习后进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充分运用微笑地理课堂教学,面带微笑、表情丰富、语言柔情地授课,学生精神专注,双目炯炯,耳听手写,效率较高,教学质量好。反之,学生则学得疲劳、昏昏欲睡、神情呆板,效果差。微笑地理课堂既是一种教学要求,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营造的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交融,创造的是一种灵性的课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