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生音乐课兴趣激发刍议

【作者】 徐晓红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初级中学



【正文】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老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大减。学生觉得单调无趣、陈旧不流行,当然就没有兴趣可言。加之音乐课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喜欢唱通俗歌曲,有自己喜欢的歌星。这些歌曲,大多是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电台或者听MD、CD、MP3等学来的,这些都说明学生还是很喜欢音乐的。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师既要有音乐艺术素养,更要有教育艺术素养。多年来,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赏识激趣,让学生在欢乐的心情中学习音乐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也是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让感受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因而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最美的笑容留给他们,把最深的关怀留给他们,把真诚的鼓励送给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情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偏爱,让他们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从而热爱歌唱。
  二、表现激趣,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寻找自信的支撑点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分注重音乐知识的教学,突出演奏(唱)技巧,忽视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忽视了教学的“个性化”设计,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点,我改变了上课的组织形式,改变了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表演欲望入手,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时间,有时让学生单独展示,有时进行分组展示,从而让学生不仅喜欢音乐,更喜欢上我的音乐课。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好朋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表演等集体活动,努力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集体大舞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尽情地唱,忘情地奏,入情地演。这样不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乐器激趣,让学生在吹拉弹打演奏中亲近音乐
  凭借乐器教学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支竖笛,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秋收》、《丰收之歌》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学生吹奏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购进了一些小型容易携带的乐器,如“笛子”、“二胡”、“手风琴”、“手鼓”“沙锤”、“三角铁”、“钹”、“碰铃”等,每次上课时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吹拉弹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此外,在学唱《送别》、《长江之歌》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用竖笛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我还建议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效果自然不同,从而让学生理解不同的乐器表现力是不同的。
  四、音画激趣,让学生在多媒体展示中走进音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多媒体课件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享受,也真正懂得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重要性。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音乐欣赏春之声——《春节序曲》这课时,在课程导入后,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过传统的春节时不同的庆祝场面、场景,同学们看得非常入神,新年热闹场面和对祖国的热爱显现在脸上。欢快的旋律、精彩的画面、优美的舞蹈,很快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五、比赛激趣,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成功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阶级,求知欲、表现欲、竞争欲强烈而旺盛。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们在充分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创造,从而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欣赏曲,我将学生全部集中在练功房里,前十分钟让学生欣赏,然后把学生分成五组,要求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编排五分钟左右的舞蹈,各组进行展示比赛,最后评出优胜组。各小组成员迅速行动起来,一边欣赏,一边探讨,一边设计舞蹈动作,十分钟后,开始了小组展示,最后,以蒙古族风格创意表演的第二组同学获得胜利,课后,大家纷纷议论,希望这样的课能多开展。当然,比赛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如从形式上可以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男生对女生,班级对班级。从内容上,可以是音乐知识、视唱练耳、识谱、乐器演奏、即兴创编舞蹈设计等。从方法上,可以对抗、擂台、循环等。教师要勤于动脑,善于钻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的各种竞赛形式都可以进行。
  总之,广大音乐教师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音乐课堂充满魅力。
  万变不离学生,只有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谈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才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一代新人。音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快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愿音乐之花孕育学生心中,让音乐之声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