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探微

【作者】 郭正银

【机构】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大坪中心校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要分析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正文】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在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将其等同于发现学习进行教学,从而导致这种学习方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得以更好地实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亦包括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可以真正将学习的过程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互相之间的合作探究来学习和获取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大大提升自己的个人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探讨同一问题之时,可以互相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大大拓展自身的思维与思路。合作学习令小组内的不同成员之间各有分工,从而让学生们更加具有责任心、好胜心以及荣誉感。另外,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还可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的沉闷,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更加调动起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
  1、进行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儿童的精神中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和问题的发现者,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更多的时候是进行认知以及情感相结合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进行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们可以挖掘教材上的有效资源,比如,进行一年级拼音字母教学的时候,拼音字母是抽象难记的,关于字母的记忆一直可以说是拼音记忆的难点,老师如果说b、p、m、f这四个小家伙是非常淘气的,他们分别藏在四幅图里面,可以让学生来猜想他们藏在哪。学生就会非常有兴致来进行学习,仔细地观察每个字母和图形的哪个部分最像,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学生来想办法进行记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材料来摆出这四个字母,这样在进行整个探究活动的时候,字母以及图片就会镶嵌在学生的头脑中,图片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所以通过这种情境创设来进行教学是有很大效果的。
  2、了解学生情况,实行科学的分组
  只有拥有有效的合作团队才可以有效的合作和探究,合作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就需要建立能开展和谐有效探讨的合作小组。小组不能随意的进行组合,需要老师们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比较,例如: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性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能任由学生自由的组合,我们应该先对这些学生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把这些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可以把学习能力差,行为态度方面不认真,性格急躁,兴趣差和那些学习能力好,态度积极认真,性格温和好相处和有积极兴趣的人分到一起,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共同进步,有所提高,可以“使差生弄懂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等生可以在教导过程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在课后针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指定一组学习好的去帮忙,单独进行辅导,使得他们在互相学习搭配的过程中都有所提升,也可以结为朋友,互帮互助,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彼此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3、适时讨论,提高思维训练的合作效率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的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学习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当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宜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把问题放到小组内,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相互启发。
  (2)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不够周密,涉及知识点较多,或需以多方面说明问题时,总表现得丢三落四。这时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完整答案,对学生思维发展是有益的。
  (3)题目的答案多样时。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出现多种答案且争执不下,这时教师可以在板书各种答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个学生在组内以表意见,对答案逐个分析,求得一致的结果。对一些开放题也可在组内合作讨论。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是我们要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那么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着眼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自由发展和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郑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沈晓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3]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