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陆运庸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新华小学



【正文】      刚从学前进入一年级的小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作为教师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有条不紊地学习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游戏、发放奖品,激发学生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
  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课上好。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要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比如说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伴随着《雪地里的小画家》的音乐,听着教师生动活泼而抑扬顿挫的言语,学生们用想象的翅膀来到雪地,画起画来。此时,学生完全被美妙的幻想所牵引,学习兴趣极浓。
  二、加强学生用字组词、说话写话等朗读练习
  对于刚入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组词、说话、写话练习。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生字练习组词,鼓励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同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要进行形式多样的识字比赛。如:同桌之间比、组与组之间比、男生与女生之间比等。还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一些学过的字,如:广告、标语等,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这样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得到扩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写字练习,这与识字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写字笔画、笔顺,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要记住它们的音、形,理解它们的意思。如:利用加偏旁、减偏旁、比较法等方法记忆字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的提高。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传统的教学方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性,使他们不能自主地去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课文、熟读课文,如采取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比赛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
  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四、及时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也不例外,最爱听到老师的好话,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行”“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小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