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积累的方法
【作者】 于晓瑛
【机构】 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多浪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的量的积累,就很难有语文能力的质的飞跃。教学实践中,为了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方面的训练,迫在眉睫。【关键词】语言积累;兴趣;方法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良好习惯及思维方式,纵观其教学历程,我们无外沿袭着一条过于程序化、模式化的路径,教学手段的更新则浅尝辄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就理论和实践层面而言,其根本方法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环节的诸多细枝末叶上进行大胆创新以及责任意识的快速提升,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相互进行语言交流,力求用词新颖,以激发积累的兴趣。
为此,我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跟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及新鲜事物方面的对话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内课外阅读到的好内容,好题材及轶闻趣事自由的讲给学生听,鼓励学生用好词.好句,如果讲得生动形象就大加赞扬及时给与鼓励。我班有一位同学每天都有新鲜事讲给同学听,不但生动而且很幽默,常常孩子们逗得捧腹大笑,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故事大王,我利用这个典型事例因势利导,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正因为他语言积累丰富,词汇多选词用句准确。你们今后可以像他一样,平时多积累词汇来充实自己,这样的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激发了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比较,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我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独特风光,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领略文中的意境和音韵之美。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桂花雨》中“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如果用欣赏和观赏这两个词来描述,它的相同点:都是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意境中的趣味。不同点:前者可以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方面的享受有“喜欢,满足”的意思,后者只能通过视觉来领略美好的事物,只限于看得见的事物。
再次,通过限定时间充分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可以举办演讲,朗诵会手抄报,剪贴报展览等形式,教师及时给与评价并予以精神和物质上奖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和惬意,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平时积累词汇的主动意识。
二、传授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收营养,扩大知识面呢?
首先,采用摘抄法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课内课外阅读,都要随时实地进行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及时摘录下来。例如在教《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模仿“红彤彤”写词语:金灿灿,黄橙橙,绿油油等,模仿“葡萄灰”
写词语:苹果绿,橘红,橄榄绿等。还可以让学生写出描写颜色的词:五彩斑斓,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等等;将难以理解的词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把看电视,上网,与人交流时相关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把同类的词抄写在一起,可按写人,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为一类,便于查看。
其次、采用背诵法
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是背诵,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要点,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在指导学生阅读背诵《桂林山水》等文采丰富的短文时,采用提纲背诵的方法进行背诵,列出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有些名言警句,口诵较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就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当然,学生在实践中那种方法适合自己,就用哪种。除此之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识记—默读
再识记—再默读,直至熟练,即熟能生巧。然而,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温习是关键。
再次,采用剪贴法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形剪下来,然后,贴到本子上,再配上自己画的插图。这样,学生在剪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才会乐此不疲潜移默化。
三、激励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语言
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语文学习实践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余举办的演讲活动中,我对学生在表达时运用的好词好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活动课上,采用成语接龙方式及找近义词、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等,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表达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在作文时运用积累的语言
在批改作文时,对学生应用较为新颖的好词好句,用红笔标出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作文出现的堆砌词藻的现象,需要删除、保留、替换,我都给予悉心指导;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再次、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互动
学生之间定期交流读书笔记,把优秀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实现资源共享;在“六一”、“国庆”节期间让学生把积累的优美词句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以便选登摘记的优美词句。
经过以上形式的系统训练,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提高,课内外阅读量增加了,行为文明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意愿,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综上所述,只要持之以恒地去不懈努力,相信,校园的桃李一定会更加鲜艳芬芳。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良好习惯及思维方式,纵观其教学历程,我们无外沿袭着一条过于程序化、模式化的路径,教学手段的更新则浅尝辄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就理论和实践层面而言,其根本方法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环节的诸多细枝末叶上进行大胆创新以及责任意识的快速提升,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相互进行语言交流,力求用词新颖,以激发积累的兴趣。
为此,我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跟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及新鲜事物方面的对话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内课外阅读到的好内容,好题材及轶闻趣事自由的讲给学生听,鼓励学生用好词.好句,如果讲得生动形象就大加赞扬及时给与鼓励。我班有一位同学每天都有新鲜事讲给同学听,不但生动而且很幽默,常常孩子们逗得捧腹大笑,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故事大王,我利用这个典型事例因势利导,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正因为他语言积累丰富,词汇多选词用句准确。你们今后可以像他一样,平时多积累词汇来充实自己,这样的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激发了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比较,想象,情感,朗读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我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独特风光,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领略文中的意境和音韵之美。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桂花雨》中“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如果用欣赏和观赏这两个词来描述,它的相同点:都是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意境中的趣味。不同点:前者可以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方面的享受有“喜欢,满足”的意思,后者只能通过视觉来领略美好的事物,只限于看得见的事物。
再次,通过限定时间充分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可以举办演讲,朗诵会手抄报,剪贴报展览等形式,教师及时给与评价并予以精神和物质上奖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和惬意,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平时积累词汇的主动意识。
二、传授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收营养,扩大知识面呢?
首先,采用摘抄法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课内课外阅读,都要随时实地进行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及时摘录下来。例如在教《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模仿“红彤彤”写词语:金灿灿,黄橙橙,绿油油等,模仿“葡萄灰”
写词语:苹果绿,橘红,橄榄绿等。还可以让学生写出描写颜色的词:五彩斑斓,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等等;将难以理解的词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把看电视,上网,与人交流时相关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把同类的词抄写在一起,可按写人,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为一类,便于查看。
其次、采用背诵法
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是背诵,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要点,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在指导学生阅读背诵《桂林山水》等文采丰富的短文时,采用提纲背诵的方法进行背诵,列出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有些名言警句,口诵较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就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当然,学生在实践中那种方法适合自己,就用哪种。除此之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识记—默读
再识记—再默读,直至熟练,即熟能生巧。然而,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温习是关键。
再次,采用剪贴法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形剪下来,然后,贴到本子上,再配上自己画的插图。这样,学生在剪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才会乐此不疲潜移默化。
三、激励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语言
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语文学习实践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余举办的演讲活动中,我对学生在表达时运用的好词好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活动课上,采用成语接龙方式及找近义词、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等,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表达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在作文时运用积累的语言
在批改作文时,对学生应用较为新颖的好词好句,用红笔标出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作文出现的堆砌词藻的现象,需要删除、保留、替换,我都给予悉心指导;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再次、组织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互动
学生之间定期交流读书笔记,把优秀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实现资源共享;在“六一”、“国庆”节期间让学生把积累的优美词句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以便选登摘记的优美词句。
经过以上形式的系统训练,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提高,课内外阅读量增加了,行为文明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意愿,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综上所述,只要持之以恒地去不懈努力,相信,校园的桃李一定会更加鲜艳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