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Ipad给学习带来的惊叹

【作者】 邝梦黎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正文】      随着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以及无线网络的迅猛发展,ipad等移动终端开始被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ipad一对一教学以及“电子书包”等项目也孕育而生,以ipad为主的科技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我有幸参加了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与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合作开展的ipad特色课程建设的项目,在此期间,我深刻的感受到了ipad给教学带来的惊喜和其无限的潜能。在美国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ipad在学生学习中重要性和辅助性。
  以语文这门学科为例,相比于传统课堂,学生得到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有趣灵活。ipad赋予了学生多多的学习方式,让每节课变得生动鲜活,作业也因此变得与众不同。学生利用imovie制作有声视频,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文章,通过朗读或表演,给课文赋予了更生动的色彩。我有时甚至不敢相信,他们真的是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吗?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在的无限潜能,也被他们的想象力深深的震撼了。通过ipad,他们讲作品上传到班级论坛上与同学分享,互相评级,给与建议;利用论坛和facebook成立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分享感悟;他们利用ipad学习,利用ipad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成为了演员,成为了编剧,成为了播音员,成为了摄像师,成为了小导演......也许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事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学会了分享和倾听,学会了自信的去展示自己,学会了沟通与写作。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及时的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与家长进行实时的交流,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ipad在教学中实践所带来的丰富成果更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1、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1)课外阅读:长久以来,阅读一直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排斥的一项,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阅读的最优化,也一直是语文老师积极追求的目标。然后,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资源的限制,学生阅读兴趣的匮乏,有效阅读往往很难实现。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兴趣,我们为学生量身打造了有趣高效的阅读课程。通过ipad的使用,学生可以欣赏到生动有趣的有声读物和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将自己的朗诵或表演制作成作品上传到论坛与老师和学生分享。真正的实现了阅读进入生活,阅读与人分享。
  (2)记录点滴生活,分享旅行感悟: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和老师的讲解,通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生活中的小乐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种花,于是记录了自己种植的过程,同时也向其他同学科普了种花的一些小常识。通过记录生活,分享宝贵的生活经验和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重帮助他们重要的收获。在假期中,学生利用ipad记录自己的旅行,通过照片像我们展示他们所看到的美丽的风景。在旅行中,他们不仅收获了美丽的沿途风景,也更好的了解了世界,享受了与父母相处的乐趣。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介绍历史景点的,也有介绍科技博物馆的,从他们的视角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更多美好的一面。
  2、多元化的评价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想象的空间
  相比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和严苛性,ipad课程评价更为注重鼓励和对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在美国教授的建议和反馈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在美国教师的评价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其实。中国老师的评价更趋向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美国老师的评价则更注重引导和扩展学生的思维。此外,在美国老师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于孩子的尊重和期望,他们并不会根据年龄而小看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只能做到某一步,相反,他们在给予孩子鼓励的同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ipad对课堂的影响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然而ipad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是教育方式和模式的变革,而不应该只是硬件和软件与教学的结合。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ipad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