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聚焦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 完玛看着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唐谷镇唐干寄宿制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还要具备开放式思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正文】
  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有力的支撑作用。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其稳固性越强,影响愈是久远。教育家布鲁纳的“科学基本结构”理论及赞可夫的“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都说明了加强基础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给了我一些教育启迪。“高效率教学”可以看成是学生用相对较少的精力投人去获取相对较多的学习收获。因此,就微观的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十分注重效率问题,凡是就会事半功倍,这对于作为传统基础科目的语文尤其重要。基于此,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对待学习,往往偏重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生的乐趣呢?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趣味的比赛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学生语文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在比赛中获胜的机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无患”,可见,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虽然是动态生成的,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备好课是关键。首先是精读教材,从整体上深入地把握课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钻得深、吃得透;其次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相关的知识也要广泛涉猎,深入钻研,要“钻”进去知其然,而且能“跳”出来知其所以然。教师把教材掌握得滚瓜烂熟,课堂教学才能驾轻就熟,带领学生在语言世界中尽情翱翔。同时,只有在吃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处理教材,组织教材,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优化,从而达到合理安排课时,解决课堂上疲于完成教学内容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应尽量运用现代教具,包括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既可节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的形成。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对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由此可见,教具及教材插图是丰富学生立体思维,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相关背景和知识的重要材料,不可忽视,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要促进自主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而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收放、疏密、动静的变化,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当今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缩减,使得教学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我从以下途径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教师应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把它比作一扇门,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真知。教师起提示或引导作用,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来。
  五、组织开展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教学要摆脱纯粹的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触角要向课外延伸,要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这一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中。例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活动、作文比赛等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自我表现力等。要多多动员学生们参加这类语文实践的集体活动,尤其是针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学生,一定要锻炼他们,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