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班主任的学生管理

【作者】 达尔本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第二民族中学

【摘要】班主任工作看似平凡,但是小里可以见人,平中可以出奇,我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我会以更大热情,不断探索改进,与时俱进,更好的做好这一神圣育人事业。
【关键词】爱护;加强管理
【正文】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只有热爱我们的学生,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成为孩子们的真正教育者,我们才能全身心奉献给他们。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他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最崇高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信爱,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用心爱护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要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必须自己先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自己以身作则,如:上课不允许学生迟到,每天上晨读我都提前5分钟候课,学生自然改掉拉拉扯扯的坏毛病。要求学生打扫好卫生、保护室内清洁,地上有纸随时清理,我见到废约亲自弯腰拾起,对生病学生更加关心,体贴,劳人去看望、补课,使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对个别学生违反纪律,不是一味的责备求全,大动肝火,一棍子打死,而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有改错的机会,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主动认识到违犯纪律的严重性自觉改正错误,通过对学生的好思想,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好观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利益大于一切的好作风。
  在管理学生中,主动与学生取得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对违纪学生的家长不训斥、指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爱要持之以恒
  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次微小的“闪光点”。爱它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的一串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理解、信任、尊重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以德立教,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真正目的。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十来年中,我品尝到爱的伟大力量。记得一次上数学课,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七年级73班有一位同学沉默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和同伴练习,一言不发,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没有妈妈,爸爸又有许多病,收入微薄,生活贫困,同学们都不和他玩,我和他第一次谈话,她的脸一下子就红到脖子根,头埋得很低,衣服都破了。于是,我在家里找了几件我已穿不了的衣服拿给她,并多次找她谈话和她谈心,帮助解决难题,在课上多给她机会回答问题,多鼓励他,哪怕对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也会在班上表扬他,让她时时感觉到老师的爱,感觉自己并不孤独,渐渐的她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跳皮筋了,做错题能主动的去问我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加强行为自控与班级管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影响。
  1、勤于自省自察
  在班级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往往只注重管理学生,而忽视了对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自省自察,如有的班主任不太注意仪表,有的语言不规范,说话常带口头禅,有的还按时间放学拖课,有的喜怒无常,让人捉摸不定,有的过于严厉,不近人情等等,所有这些行为,怎样对此进行调控呢?我们要注意捕捉学生反馈信息,善于从学生的目光、表情和姿态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从而找出自己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节,通过察彼而省已,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从而确保学生成长顺利。
  2、慎重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诸如上课时注意力涣散,交头接耳、口出怪音、胡写乱涂、乱传纸条、甚至顶撞老师,抄袭作用、考试作弊,损坏公物,打架斗殴等等。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班主任采用激烈办法,如责骂、讽刺、挖苦、赶出教室、请家长来校等,这些做法有时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使大多数的问题行为为得更恶劣、更陷蔽、更难以消除,固然,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会影响其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必须坚决及时处理,但是我们要持慎重态度,对学生要求不当或要求过高、过急,都会导致学生不易管理,那么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锤炼自己的行为自控能力,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班主任一定要冷静,要认真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切忌动辙火冒三丈,要有理解和同情心,要以爱心培养爱心,要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一名优秀教师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对祖国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都表现为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因此,教师是影响学生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
  因此,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赞许,任何一个鼓励、信任的信号,都会给学生带来希望人信心,我们应时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让师德成为教师职业的翅膀,达到成功教育学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