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聋生说话能力要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作者】 赵冬梅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

 

      说话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此,培养聋生的说话能力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和缺乏言语经验,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还有的学生因胆怯心理,怕自己说不好,干脆不说。但聋生毕业后必须与健全人接触,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太弱,将很难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会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带来终身的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以课堂说话为中心,调动多种因素为说话服务,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逐步从“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过渡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说得好”。使聋生能更为通顺、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发表简单的议论,从而减少与健全人交流的障碍,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一、培养说话兴趣 激励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培养聋生说话的兴趣,有兴趣就有说话的动力,有兴趣就有说话的潜力。聋生虽然听力残疾,但好奇心强。针对这一特点,每次上课前尽可能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说话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使学生说学得轻松,学得愉快,高高兴兴地去说、去讲。其次教师应根据聋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说话内容和他们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例如,吃饭时,教学生说“饭”“碗”“菜”“汤”等词语和“我要吃饭”“我在吃饭”的句子。睡觉时,教学生“宿舍”“被子”“床单”等词语和“这是宿舍”“我在宿舍睡觉”的句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学校的环境怎么样;讲讲教你的老师有几个,你最喜欢哪一个;家里有谁,谁更爱你;谈谈你最想做什么等等。由于说话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创设说话环境 鼓励学生敢说
  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不要给学生加框,也不要多加限制,只要学生想说站起来就说。即使学生说得不好,甚至听不懂他说什么,教师也不能否定他们,而应该充分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或给予一个亲切的微笑。耐心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使他们增强开口说话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把学生的全部生活活动认真组织好,为他们创造进行语言交往的条件,使他们经常面对询问什么,请求什么,了解什么的必要性。他们不用语言表达,就不要满足其请求、愿望和需要。如果学生没有把问题讲完,说清楚,就帮助他们说完,讲清楚,然后再予以满足。例如当学生口渴了想喝水时,要求学生必须开口说:“我要喝水”才给他水喝,渐渐地学生就会养成说话的习惯了。总之,要让聋生感到随时随地需要说话,随时随地能得到周围人们的支持和帮助,感到语言手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生活、学习及从事其他活动,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起和强化借助语言进行交往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聋生就敢于去说、去讲。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应多交谈,逐步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
  三、教给说话方法 引导学生会说
  当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并敢于开口说的时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练习说话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给观察的方法
  善于观察、用心观察是会说的关键。聋校语文教材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教材中许多色彩丰富的图画常常为学生练习说话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话训练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时,应积极创设情境,用直观形象,、色彩迷人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观察图画时,要让学生懂得画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先,哪些是后;再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说出来。
  (二)凭借教材练习说话
  教材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主要依据,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语言的因素,有意识地结合教学进行随机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中,应选择适当的说话训练点,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会说。如教学《小山羊》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学生理解课文情节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变换顺序和句式练习说话。如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复述小猴子下山的经过,结果怎样,接着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说一段话,或介绍一件自己熟悉的事。这样学生说得兴致勃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从敢说上升到会说。
  四、采用多种途径 帮助学生说好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说话方法,能够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就应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高说话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不仅会说,而且说得好。
  (一)注意积累 丰富语言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言之塔,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丰富的语言宝库,也就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聋生由于缺乏言语基础,知识面窄,说起话来空洞无物,所以教师平时必须注意加强聋生积累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有话说得好。首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把优美句段、词语抄写下来,并通过多读、背诵把它们记下来,加以理解、运用;也可以让学生把优美的词语、句子抄在黑板上,供大家一起诵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在上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说话练习,看谁说得好,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做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说话的表达能力。
  (二)展开想象 充实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制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使学生说得具体、生动,光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实说话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的画面由内向外延伸,提示他们展开符合事由的想象,使画面上的人物变成有神态、有语言、有动作、有心理活动的人物,使画面变得富有生气。如教学说话训练《我该怎么办》,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图示展开想象,想一想图上的小男孩在想什么,他会怎么做,然后根据想象进行说话,进而进行模拟说话表演,让学生把话说好。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根据聋生的言语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语言设备,有层次地进行说话训练,从简到繁,从静到动,先直观后想象,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聋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社会、家庭等。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我们相信聋生的语言能力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定能得到充分发展。